—在北京饭店嘬了一顿—-

对我等俗人来说,出门在外吃饭是第一位。俗话( 俺们的话 )说:人是铁,饭是钢。

Ismail 请我到当地一家很大的餐馆品尝当地美食。未入大门,已见院子里摆着又大又长的烤炉,形同无顶的隧道窑,中间堆满了通红的木炭,一溜厨师在忙碌着,犹如一间工厂。

4月的巴基斯坦已是十分干热,烧烤的鱼虾牛羊,香气四溢,如果加上一杯冰镇啤酒,那就是完美的人间乐事了。但很多时候,如果你想什么,它就偏偏没有,尽管在我们看来是很普通的东西。巴基斯坦是一个很严格的穆斯林国家,在商店和饭馆里是不可能见到酒精饮料的。

整体上,巴基斯坦人比较英俊漂亮,有点像邻近的伊朗人和我们的新疆人。我的朋友Kassim就是一个帅哥,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来自欧洲。知我到了巴基斯坦,一定要请我吃饭。“那什么时候?”,我欣然应邀。“我九点钟来接你”,我已知道他们的晚饭真是晚饭,却没有料到如此晚,但客随主便,不可多说什么。

通常的印巴人没什么时间观念,如果和人约会,他迟来几十分钟,你千万不要生气,但Kassim还是准时到了。来过很多次中国的他,知我想要吃点蔬菜后,便征求我意:日本菜还是中国菜?我再啃一顿烤肉也不想帮衬那日本鬼子。

只见前面有几个灯笼在晃动,“北京饭店”!想以前在北京那么多年,就没有胆量进去过北京饭店。今天居然在异国他乡有机会了,真是出了国才体会到祖国的可爱啊。

入内不见一人像我者,便问服务生,这里可有中国人?答曰:店主便是。不一刻出来一中年人,张口就是客家话。原来他爷爷那一代从广东梅县过来,自己就会客家话,而几乎听不懂我说的普通话。

印巴一带,华人甚少,很多所谓的中国餐馆也是当地人凭道听途说摆弄出来的,如果有店员是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的,则人们深信正宗无疑。而这家“北京饭店”,居然有祖籍广东的,热情的Kassim是希望我吃到最正宗的中国菜,广东菜。

我估计那哥们的爷爷就从来没下过厨,到他那一代就更不用提了。可怜的是跟Kassim同来作陪的Muhammad认定了这就是绝对正宗的中国菜,因为他没到过中国,因为他见Kassim问味道如何时我一个劲地摇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