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二进以色列

今天是穆斯林的礼拜日,早上离开安曼时街道一片清净,基本上没有商店开门,到了半路才有一家专门为旅游者开放的商店。正如昨晚宾馆留下的印象一样,这里的东西价格昂贵,十来厘米大小的骆驼木雕要20多美元,包装粗糙的死海化妆品比国内专卖店那些名牌货还贵。我想买一件印有沙漠骆驼图案的T恤,一看价格,12美元。售货员倒是热情,许愿给一个“Friendly Discount ”,但10美元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这位约旦姑娘热情不减,叫来了她的部门经理,一番寒喧后:“好!来自中国的陶瓷工程师,7美元给你。”原来这家商店就叫“陶瓷玻璃工艺品商店”。当我高兴地把衣服拿到柜台付款时,谁知老板不干,空欢喜一场。

快到约以边境时,手机传来以色列Orange公司的接通讯号,表明它和中国移动通信有业务协议。家人在电话里问:“以色列那边打得很厉害,还往前走?”

10点多钟到了死海北端的约以边界海关,被告知电脑出了故障,要等半个小时。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电脑还没有修好。急得我毛遂自荐:“是不是让老夫进去帮他们一把?”但一转念,你认的几个阿拉伯数字还派不上用场,能帮什么忙?只好作罢 。( 从约旦货币上看他们也是使用印度数字 )

闲来无事,到旁边的免税商店逛逛。店员十分热情,知我们从中国来后,两下子聊起来,问到我们对阿拉伯人的印象。我连说“很友善,很够朋友”,看他高兴的样子,又加了一句:“阿拉伯男子很英俊潇洒”。这下可麻烦了,他更加兴奋,走近紧拉着我的手说个不完,让人感到很别扭,不知如何才是,好不容易才转移目标脱身走掉。

这里的两国海关,并不象埃拉特和亚喀巴那样靠近,也许是以往冲突的发生地或是处于战略位置,两国的海关隔开很长一段缓冲区,在边界约旦河桥头约旦一侧,停放着几辆涂有UN标志的车辆,联合国的作用在此可见。而在以色列一侧,只见桥头堡上两挺重机枪对着这边,身穿防弹衣的以军士兵用仪器检查我们的车辆底盘是否藏有其它东西。不知是例行如此,还是因昨天的事件而变严。想起早上离开安曼路过美国大使馆和以色列大使官邸时,都有配备装甲车的士兵把守,可见昨天下午事件的严重性。

到了以色列海关,照例是一番盘问,行李也没有要求打开检查。以为在埃特拉入过一次境后,这次应该容易了,不料那海关小姐说我们的签证有问题,拒绝入境。在交涉和等待之际,突然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 13号,星期五!难怪如此。

以色列的签证是另纸签证,即签证不是通常的那样贴在或印在护照上,我们只是得到一份看不懂的希伯来文副本,据说正本在它们的海关。

干等几个钟头后,那佩枪的女官员终于签字同意我们入境,当值勤的关员抬头核对护照时,我扬手向她行了个玩笑式的军礼,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

出关后,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留学的小曹带我们到死海旁边的餐馆吃饭。实在是饿极了,取饭时要了一块鱼,再示意服务员来一个鸡腿,不料他说只能要一份肉,这时候怎么不是自助式的呢?

餐馆旁边就是一个大商场,出售很多特产和纪念品。死海无鱼,似乎没什么经济产品,但精明的以色列人用死海的海水和沉积泥开发了一系列的洗涤护肤用品,什么洗头水,沐浴液,面膜,眼霜,润肤露…,应有尽有。当然价格不菲,一小瓶的润肤露要90谢克尔( 以色列货币,4谢克尔等于1美元 )。当那热情的售货员向我介绍到防皱霜时,望着她并不光滑的笑脸,我也忍不住笑了。要么那玩艺根本就没什么作用,要么她自己也买不起,但愿只是后者。

死海现为约旦和以色列分辖,水源来自小水沟似的约旦河,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400米,最深处400米,盐沉积层厚度400米,海水中含盐总量为400万吨,各中矿物质总量为400亿吨,那么多数字与“4”有关,按我们忌讳的说法,成为死海也就不足为奇了。海水中的盐含量是通常的7倍,这正是人浮在水面沉不下去的原因。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死海,一个典型的漫画就是人们躺在海面看书。今天好不容易到此,大家都兴奋地跳进海中体验那种奇异的感觉,果真如此。望着同伴一个个用海底的黑泥往脸上身上涂抹,突发奇想,笑问:会不会是汾江河的沉泥更富营养,更有美容效果?

在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路过巴勒斯坦辖治的杰里科市,昨天以军武装直升机曾攻击了这里的巴勒斯坦警察目标。已是晚上,但见城市灯火不多,原来是犹太人切断了部分的水电供应。巴勒斯坦自治区的生活经济命脉控制在以色列人手中,独立建国谈何容易。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