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重温《Out of Africa》

自多年前在德国时的学生宿舍,看过《Out of Africa》之后,就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如Karen Blixen那样通过上帝的眼睛去俯瞰这块神奇、富饶的大陆。我甚至于还憧憬着待他日Out of Africa也能如Laski Dinesen 那般从容地以一种成熟女性的眼光,去回忆叙述出那荡气回肠的自传体小说。只是不同的是,她来自丹麦,我来自中国;她是去嫁人,而我是去工作;她有美丽的农场,而我只有一身行囊;她遇到了Denis,而我也能不能遇到某个人来为我的非洲之行增加一些传奇色彩尚且还是一个未知数。

4月24日,重温此片。当我发现对白都基本能听懂时,猛然意识到我对英语的感觉回来了,在我来非洲工作语言是英语近两个月的时候,我的英语回来了。我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因为毫无疑问的是与此同时,我的德语丢了,在我离开德意志8个月差两天的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特别有语言天赋的人,确切的说,我自认为很缺乏外语天赋。德语是从abcd开始在德国学的,在开始的最初,我学得十分艰难,零起点的我与至少400课时或者脱产一个学期学过德语的人同堂上课。至今仍清楚得记得当时上课我就像个傻子,德语老师之于我就像是在表演天书,我完全是靠课后自学,下课就用英语去问老师,或者是问同学。我始终都感谢班上那些同学,经常课间15分钟都被我缠住了。在我离开柏林的时候,将崭新的电视机送给曾经一起语言班同学的那个学医的男生,坚决不收钱,终究是念着这份曾无私帮助过我的情义。遗憾的是,我和他聊到我们当初一起学习德语的中国同学时,发现剩下还在德国的,能学业有成的寥寥无几。当时一行22人,后改去其他国家的、嫁人的、回国的,互相已是杳无音讯。如今席毕人散已多时,可我还会经常回想起那3个多月在一起学习德语的苦乐年华和那帮踌躇满志的同学。不知,他们是否也会如我一样怀念从前?

怎么都会记得在学德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听力一直都非常不好,唯有写作、语法和阅读还凑活。于是我一直坚持早上醒来,就拧开Radio,让它响着,尽管听不懂,但躺在床上就那么似是而非地听着。突然有一天,惊喜地发现能听懂Radio新闻的大部分意思了。从那时起,我也就逐步的忘却了学了多年的英语。以至于进公司面试英语水平时,事后那个学英语专业的同事说起,当初就像是我在面试他,因为他口若悬河说个不停,而我只是偶尔插话。其实当时我刚回国不久,整个一口Gerglish,他的二外恰好是德语,我深知自己的缺陷,就略施雕虫小技,诱使他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然后当然也就乐于聆听他那些在海外的传奇。于是就是这样蒙混过关,顺利进入下一轮的面试。

当我今晚能听懂英语的对白时,显然Deutsch正在逐步地远离。我努力尝试着用德语去思维:该如何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愣住了,我居然要想一下迟疑几秒,方知某个词究竟是英语还是德语。真的有些伤心,我又再度处于英语和德语打架的状态。显然丢弃了苦学了近5年的德语,尽管我一直都在听德语歌曲。我还是想坚持学德语,这和想法没有掺插什么功利性,不是为了多一种生存的技能,而是真的对德语很有感情。当初我学德语的辛苦真的只可与知者道,难与常人言呀!

毕业前几个月,为了下一阶段的开题报告,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也怀疑自己年老智衰。最近我一直缺乏生活的激情和工作的热情,我想我有必要振作一下,给自己一些自信,那就用此来试试自己吧,看看是否能在恢复英语的同时,也不丢弃德语,同时还不会将两种语言搅和在一起。于是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先试验一段时间再说。

  留下我足迹的海滩

留下我足迹的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