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ZT): 博鳌亚洲论坛之:亚洲的新角色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博鳌亚洲论坛之:亚洲的新角色   
Baldeagle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上校

头衔: 海归上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12/07
文章: 553
来自: 北京
海归分: 99383





文章标题: (ZT): 博鳌亚洲论坛之:亚洲的新角色 (1061 reads)      时间: 2005-4-26 周二, 03:09   

作者:Baldeagl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005-04-25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亚洲公司正在构建自己的网络,正在发挥新的作用,而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以长远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中国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为了更广泛、更全面地利用外部资源,改变我们被动创业的局面,有效提升中国技术产业结构,中国企业必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这才是完整的国际化。

■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康瓦尔:印度和中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研发方面,如果只是照搬西方的成果,这不会走得很远,甚至可能停滞不前。

■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蒙迪: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亚洲带来了新的机遇,而这些新的机遇对亚洲来说也是挑战。

冯国经:大家都知道,亚洲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日本经济正在复苏,亚洲作为一个地区逐步实现融合……我们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亚洲的新角色是什么?亚洲能否更好地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以及两极分化、扶贫、疾病控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亚洲的公司能够做些什么?亚洲已经产生了一些跨国企业,他们有大的重要性,将来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庞克:我们看到亚洲经济增长非常迅速,比欧洲、美洲发展快得多。我想,市场发展当中不应该忘记的一点是,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像19世纪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运动那样短视。

以宝马公司为例。宝马25年前已经在亚洲进行投资了,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及附属公司。如今宝马在亚洲有6个附属公司,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2003年决定在沈阳建立宝马的合资企业,同华晨公司进行合作。所有这些都是在长远的视角之下进行考虑的。

现在亚洲的公司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形成了亚洲的跨国企业。例如,日本的很多公司成为行业的偶像,比如索尼公司在消费电子方面、娱乐业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他们确立了行业标准,但是并没有转移出亚洲。可以看到,各个行业都有一些公司来自亚洲,他们在亚洲之外扩展了他们的市场,成为国际性的跨国企业。例如中国的海尔集团,现在它是一个跨国公司,在6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生产,他们在美国这样高成本的地方生产了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并且在小冰箱市场上获得了50%的美国市场份额,这表明海尔集团有清晰的战略。这表明,亚洲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且他们正在发挥着新的作用,扮演着新的角色。

韩国的三星公司也在崛起,是个非常高效的公司。几年前,三星往往以低价获胜,而现在他们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手机方面已成为第三大手机生产商,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其市场位置表明他们非常具有创新精神。而在10几年前他们并没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明基BenQ公司,它提供液晶显示器或者是手机的技术,成为该领域非常著名的品牌。例如联想集团,在美国硅谷有很多公司是从汽车库当中发家的,联想集团也有同样的故事,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商,又收购了I B M的PC事业部,这样联想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生产商,他们改变了全球的电脑行业。

还有新加坡也成长出一些著名的品牌。这些都表明一个新的局面正在形成,亚洲在各个行业都在崛起。汽车行业也是如此,本田公司现在仍然是最好的汽车公司之一,但一些中国的汽车生产商正在走出国门,将其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华晨公司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把自身的汽车卖到了德国,这说明中国的产品在国外是有市场的。还有汽车公司宣布将到美国销售他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在面向国际市场生产自己的产品,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汽车行业不仅在欧洲、美国也将在其他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

总之,亚洲公司正在构建自己的网络,正在发挥新的作用,而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以长远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谢企华: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中国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将形成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企业经营者,我想从企业战略合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宝钢战略过程和大家一起思考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完善。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深刻影响企业战略的广度和深度,国际合作的方式以及路径同样影响变革的速度。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过程中通过引进国际资本、技术、管理、大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上总体处于低级层面,随着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低层次的合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现实,必须实施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寻求新的合作方式和路径。

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举了例子,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和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粗放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这是发展中国家甚至世界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要逐步提高到追求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最后实现更合理的经济结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管理。这必然促使中国企业加快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以中国钢铁产业来看,1996年开始,中国的钢铁产量连续9年在世界上占第一位,去年中国全年产钢占世界的1/4左右,但是中国经济发展表观消费量占世界的1/3左右。这几年中国钢产量平均年增长17.1%,同期世界的增长率是5.3%,中国钢铁业的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钢铁业整体上表现为产业技术比较低、能耗比较高,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存在比较严重的粗放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战略转型刻不容缓。

二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的转型。中国过去注重利用劳动力及相关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比较优势的产业,从出口加工导向到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以及今年中国制造的标志性阶段,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潜能,并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众多产业领域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中国的比较优势由于起点比较低,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只能排在价值链的中端或者低端,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容易受到倾销和反倾销的冲击。因此,要从低端向高端生产环节提升。“引进来”战略在很长时间里是我们引进外资的重点,财富500强中有400家已经在中国投资。我们在高端技术以及产品方面的依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技术创新。为了更广泛、更全面地利用外部资源,改变我们被动创业的局面,有效提升中国技术产业结构,中国企业必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这才是完整的国际化。

中国企业战略的转型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合作,转变、丰富合作方式以及路径。简单地说,就是要从单一的合作走向全面的战略合作,从低层次合作走向高层次合作,从内部市场的合作走向多层次全局的合作,努力将战略合作引向深入,从单一走向多元,由独立走向群体,并且从一般市场的联盟走向产业链的联盟,逐步由生产加工、设备引进的合作转向技术开发、市场整合、资本运作、规则建设、组织学习等高层次的合作。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方式、路径联合起来。

宝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以钢铁为主业的大型企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74亿人民币,这标志着宝钢进入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行列。熟悉宝钢的朋友都知道,宝钢的建设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宝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它通过高起点的创新,以优势互补、合作双盈的理念,在全球范围优化产品、技术、人才市场等关键要素的配置,逐步从产品贸易的合作发展到技术贸易合作,从一般贸易投资发展到海外事业的投资,从统一合作发展上升为工业链合作,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发展之路。

近年来宝钢进一步深化了与竞争对手的战略合作,并且从铁矿石延伸的钢铁领域的合作,扩展到材料供应、物流。宝钢为了实现规模的突破,与中介机构、科技院所广泛展开合作。宝钢的战略决策将以高起点创新作为基础,以塑造和培养规模竞争优势作为战略合作的重点,以平等互信作为战略合作的基本理念。由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以及资源的制约,可持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未来包括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前沿技术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深化合作的空间。宝钢将和国际跨国公司一起面向未来,并且采取水平分割的模式,只有通过深化合作才能营造良好的技术、人才、投资环境,做大做强高端技术及产品市场,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竞争与合作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合作就是力量,既是成长的力量也是发展的力量,宝钢愿同世界上所有优秀企业优势互补、深化合作,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康瓦尔:《文明的冲突》这本书当中提出对亚洲的崛起同时欧洲衰落的担心,思考西方主宰世界的时代将终结,该书作者亨廷顿先生的预言是2020年亚洲将是世界的主宰力量。基于这些推论,我对于亚洲的前景十分看好。

亚洲一些巨大的变革是从日本的质量革命和技术革新开始的,在此之后亚洲“四小龙”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接下来是东盟各个国家的发展,最后中国和印度的飞速发展也是表现十分积极的。

但我要提醒的第一点是,我们不要被这些现象迷惑,对发展过于自信,而让我们失去了理性的思维。美国的发展80%都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积累。我的担心是,印度和中国有可能会上演反面的增长故事。保罗·克鲁格曼也说过,一种经济的增长仅仅是基于投入的扩张,它将是不稳定的,必将走向衰弱。我们回顾前苏联的增长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亚洲,我的第一个提醒就是,印度和中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研发方面,如果只是照搬西方的成果,这不会走得很远,甚至可能停滞不前。否则,未来五年当中将会碰到发展的瓶颈。

第二,亚洲要培养一种创新思维方式。亚洲人具有很高的素质,非常勤劳,是热心的学习者。但是如果不能以一种创新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不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或者方式来规划将来,那将是一大缺点。

第三,亚洲在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存在着困难和挑战。印度25岁以下的人达到5.7亿,怎样在这些人的童年时代就创造一种文化,使他们在将来的文化革新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21世纪将是知识型的世纪,印度已经开始带领大家上路了。印度在计算机、生物医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纳米方面印度也在积极努力着。每年印度都向世界输送很多职业的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更为关键的是,印度目前在研发方面倾注了大量努力。

未来印度要想立足于亚洲,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生产能力的提高;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从基层抓起;四是要注重培养文化的科技内涵,让它成为印度未来的基石。

对于本世纪来讲,消除国家之间的分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星期之前,中国总理刚刚到访印度,增强了两国合作的趋势。之后日本首相也会访问印度,所以总体来讲,我对重新复苏的亚洲充满乐观的态度。当然,不能忘记我们现在仍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让亚洲摆脱贫困和疾病,建立一个充满人文精神和竞争的社会,惟有如此,以后的世纪才是亚洲的世纪。

克雷格·蒙迪: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全球科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观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经济协定当中,不管是在世贸组织还是在其他国际组织当中都是如此,也包括我们这些实物的贸易。而这种实物的交换远远不能满足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现在这个世界正在走向网络交易的趋势。文化产品的生产,以及知识产权将越来越主导我们的贸易,大众媒体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使全球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能够交流,可以交易实物、概念以及其他的信息。

这些发展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机遇,而这些新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是全球公司治理问题。在过去几年当中,很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展开了有关公司体制讨论和法制问题的讨论,现在科技的使用包括因特网的使用,使得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整个世界采用统一的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全球治理的问题。我想对于亚洲来说,亚洲的领导人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问题,因为亚洲很多国家人口众多,所以他们面对一个很繁重的任务,要使得很多住在偏远山区的人民能够受到教育,给他们提供就业,提供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从推广基础教育开始。如果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计算机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就是重要的机会和工具,可以被我们所用。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个领域也是亚洲可以扮演领导角色的领域。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通过世界上各国的协调合作实现。有人提到亚洲现在能够成为一个世界工厂,整个世界包括亚洲都需要一种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但是这个地区目前在这方面显然还是比较缺乏。所以希望这个地区的国家能够在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三是采购机制的透明化,及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在亚洲,很多国家手机的数量增长非常迅速,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主要工具。电信行业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得非常迅速,他们也已经意识到如果大家采用无线电话的技术,能够引领世界在这方面技术的发展,而整个世界也有这样的趋势,即采用最先进的电信技术,这也可能利用到我们的教育和生产经营当中,也是我们现在新兴经济发展当中的一部分。

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我认为亚洲国家也面临着一些机会,能够发挥主导作用。还有一些和科技相关的其他问题,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尤其是在亚洲国家。虽然亚洲各个国家非常多样化,但是我建议这些国家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我们如果携手合作,解决国际网络空间当中的一些犯罪行为,包括黑客破坏网络的行为,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我们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作为在全世界发挥重要作用的亚洲,必须努力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传统和非传统领域,都要采取一些措施,显示亚洲经济的领导力量,抓住这些机会,发展我们的教育,发展我们的科技。我想中国在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面,行动得非常快,而这些会给经济的其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冯国经: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亚洲的潜力,也指出了一些挑战和提出一些警告。但是在我的脑海当中,亚洲的持续发展还是非常依赖于外部的市场,在亚洲和世界其他部分的贸易对于亚洲的发展特别重要,这方面除了机会之外还有威胁,比如贸易保护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也说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得能够以一个公开、开放的制度维持我们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解决贸易过程当中的贸易保护等问题。

庞克:我想以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是基于过去10年发展模式的问题。在中国、韩国、日本或者其他亚洲市场,汽车的数量都在增长,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他们会更加注重模仿或者盗版的问题。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有限的自由贸易时期,必须要确保不管谁在市场上竞争,其知识产权必须要得到保护。如果仅仅是模仿别人,那永远也不会成功,我们必须要建造自己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制定自己的战略,这是个长期过程。现在亚洲经济在不断发展,我们要增加在科技方面的投资,这是欧洲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另外要使学术界关注不断扩展科学的边界。中国有很多知识方面的潜能,我想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知识时代,所以必须增加这方面的投资。

康瓦尔:我们看一下美国100年前的模式,他们的生产效率在不断增加。而在亚洲,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投资用于研发方面,用于提高资产率,我们必须关注技术,知道我们的方向是什么。

谢企华:美国2002年就提出了201条款,针对这个条款我们亚洲也采取了贸易反倾销条例。大家都要遵循WTO的原则,在这样的国际游戏前提下,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所以在研发方面应该大大投入。另外,我们企业之间,不光是中国的、亚洲的,甚至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共同研发,使我们的技术更进步。

冯国经: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亚洲发展非常迅速。我想介绍一下我自己在香港的经验,在过去三到五年当中,公司治理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亚洲和亚洲公司希望得到足够的资本来扩张,它必须满足国际投资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的话,就不能够吸引到足够的投资;二是随着亚洲和亚洲公司的成熟,它必须成为全球社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必须在全球社会当中有一个很好的作为方式,必须改善行为准则和公司治理机制。

克雷格·蒙迪:我们的董事会非常小,非常稳定。我们最近又新进了一些董事,比如庞克也是微软的董事会成员。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的董事会目前主要关注亚洲经济的发展。我向我们董事会做了一个报告,主要是关注亚洲经济发展的,虽然我们董事会没有来自亚洲的人员,但是我们董事会非常关心亚洲的形势。

康瓦尔:我想,印度公司非常关注公司治理机制,因为我们要确定标准,董事会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要向世界表明,我们的公司治理机制正在不断地改善。

庞克:所有的程序,所有的规则,最重要地是确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这在学术界过去的讨论中都达成了共识。宝马的董事会固定成员有8个来自欧洲,由于亚洲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现在我们正在讨论,是否能够找到代表亚洲市场的董事,在董事会提出其意见。目前为止,宝马仍然是亚洲市场上非常著名的品牌,去年我们在全球销售了100万辆宝马车,在亚洲销售了9万辆。我们希望从亚洲找到我们监事会的成员。微软、UBS或者一些外资银行,他们的董事会当中也有一些亚洲的董事或者正在寻求亚洲的董事。当然,要找到适合的人才非常难,既要了解这个行业,又要发挥他们自己的独特见解。一个美国的新闻记者告诉我,是否应该有一个美国人到董事会出任董事。我想如果把我们董事会成员的经验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到他们在美国有16年的经验,我想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不必要有一个美国人专门坐在董事会上代表美国市场的利益。

谢企华:宝钢在这方面也跟不少外资公司有合作,比如我们与SKS的合作,这个董事会就包括德方和中方的代表。另外,我们也在讨论建立更规范的董事会制度,也聘请了一些外方的董事,包括聘请一些新加坡、香港的人作为我们董事会的成员。

冯国经:印度和中国如果彼此开放市场,取消现在的障碍,就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市场,可能会是最大的市场。印度有11亿人口,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把中国和印度市场相互开放,这对于亚洲经济是有利的,对于全球经济都是有利的。

康瓦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在开放市场上,我们必须先做很多内部努力,要互相增加透明度,这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如果把亚洲市场相互开放的话,我们的市场事实上比美国和欧洲大得多,但是有很多透明度问题、监管机制问题、关税壁垒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我们现在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正在讨论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会找到一些好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才能开放市场,签订亚洲自由贸易协定。

冯国经: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或者人员的自由流动的区域,改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设施,这方面我有很多意见,因为我是香港机场的董事长,我希望在中国、印度和其他地方之间增加航班的数量,这样能够使两国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康瓦尔:我们有开放领空的政策,我们每周都有很多航班同国际进行联系,有42个国际航班,我非常同意你的说法,就是说增加更多的航班,让我们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印度每一年都生产或者教育2500名工程师,但是这个数量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我们需要与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合作,我想刚才你说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在交通方面改善我们的交通设施是我们应该接受的一个建议。

冯国经:随着亚洲这个地区的发展,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大家提出的理念,比如相互学习的理念、教育的理念等,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思索在未来岁月当中我们怎么应对前进途中的困难和挑战,思考到底进一步的发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获取更好的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4月22-24日在海南博鳌开幕。论坛包括四大主题:亚洲的新角色、欧亚合作的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程、企业治理和企业竞争力。以上为“亚洲的新角色”分论坛精彩辑要。]


作者:Baldeagl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崛起”的由来】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在二○○三年博... 海归论坛 2006-12-05 周二, 16:16
ZT 胡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重要演讲----(老哥... 海归论坛 2004-4-24 周六, 23:36
制裁见成效,如此下去,3年以后,日本是亚洲二流角色,相当于另一个韩国,但是... 海归商务 2012-10-10 周三, 14:27
(视频)郞咸平8月17日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演讲---ZT from 上海安家网 海归酒吧 2007-8-20 周一, 03:07
海南自驾,从海口到博鳌到三亚,美不胜收!左搂右抱,“佳丽”环绕。[&quo... 海归茶馆 2007-5-06 周日, 14:00
温相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博鳌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某地产开发商在此修建了百栋别墅, 海归论坛 2003-11-02 周日, 18:22
“博鳌”论坛? 海归论坛 2003-10-28 周二, 09:44
成龙大哥在博鳌告诉大家不能给中国人自由,中国人是需要管的 海归主坛 2009-4-19 周日, 21:4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aldeagle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ZT): 博鳌亚洲论坛之:亚洲的新角色 -- Baldeagle - (8340 Byte) 2005-4-26 周二, 03:09 (1061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