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顺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 (953 reads) 作者: 顺风 文章时间: 2005-4-25 周一, 08:10
    —
作者:顺风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顺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

顺风

2004年8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证监机构字 [2004]96 号《关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推动证券公司在业务和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发布了八条意见。目前,此通知发表时间已近半年,市场反映如何呢?本文试作一简单评论。

一、市场反映淡漠、消极,固然因为其中的专业化、抽象化使然,也反映出政府监管层在投资者心目中的信用缺失。屁股指挥大脑,多次自我打耳光,多次撒谎,多次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多次作出实质的伤害股民的行为,证监会面对市场的摈弃和质疑,为什么不从中作出对自我的反思??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几年来陆续“暴仓”性的现丑于广大投资人,从做庄群体、咨询庄托,到上市公司做假、券商问题大暴露、基金黑幕,其中所走过的路线在世界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多有先例。其实,这样的路线,本来就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假的就是假的,错的就是错的,市场迟早会做出应有的清算。我们难道不应该注意,还有什么主体没有出现“爆仓”性的现丑?

三、.证监会不可能独立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之外,他是最关键的市场主体之一。我们联想中国足协丑闻,足球进入市场化、职业化发展路线后的黑幕,从假球、假哨、“假A”,最后足协高层还是难逃“爆仓”现丑。那么,证监会内部是否有这样的“黑仓”?我想,如果有的话,市场必然作出公正的历史的选择,最终的爆仓不可避免。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听见证监会主动的开展自我的检查、整顿和反思?

四、很奇怪,到目前没有出现一个在广大投资人心目中树立很高威信证监会的主席或者高管,相反在网络和现实中他们背负更多的是骂名和失望。百姓呼唤“青天”,“青天”远在天边。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青天”者,需要的是切实的以行动为广大中小投资者争胜负、谋利益,于不公平的、黑暗的、侵犯甚至掠夺性的各种正常企图、市场企图进行坚决的斗争,也许可以有这样的推托之辞,说“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将与巨大的利益驱动和利益集团产生冲突,而这样的冲突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但是,什么时候听说,历史上的“青天”,面对的是开明、公平、无阻力的清平之治?也许,只有当面临巨大的压力仍然坚持原则和人格,以寡抗众,始志不渝,发自内心的为弱小者鼓与呼,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青天”。

五、监管部门惩治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行为,查处不规范行为,几年来作出的成绩也可以说可圈可点,但是我们很奇怪的发现仍然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政策的大方向如“维护中小投资人利益”经常挂在一些高管嘴上,可是恰恰是在这些高管手中,出台了一个又一个违背市场意愿、迎合权贵利益、伤害中小投资人感情的不合理政策。

“增发”这样的创新,使得上市公司为主的利益群体弹冠相庆,其出台前的很多“以配股法圈钱”与之相比成了小儿科----市价增法圈钱的效率确实创新性的成倍提高了,,这样一个全世界证券史罕见的“制度性增法”的创新,其始作蛹者为谁?

中国证监会也曾经推出“以股还债”,决策继续执行黑箱操作,还是顽固的执行一条不尊重和咨询市场的决策路线。这样的政策,对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实质帮助,本来可能通过追索回流的资金失去了重新进入体内经营循环的可能,实际上默认了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非法行为。 其本质,就是行政性的剥夺上市公司的合法债权,实际上就是政府主导搞运动式的减资。

六、本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进行业务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是在部分的下放创新权,体现了民主决策的要求。但是,在目前市场如此低迷、券商面临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下,是否可能出现“一放就乱”?是否将导致新的变相的“侵犯型创新”?是否在多样化和多元利益取向的券商手下绘就所谓的“创新”蓝图,偏重于立足解决券商自身困境而不能够很好的从市场的全局出发思考问题,从而再次成为新的券商为利益主体的“创新剥夺模式”?

七、创新权下放,也意味着政策风险决策风险的下放,但是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吗?管理层需要做好自身对于市场整体的管理创新、监管创新和品种创新,对于券商业的创新也必须以管理层为主导有序开展。“通知”却让我们存疑,其中真意思,是否意味着管理层对于券商亏损困局的无奈或者无能?还是因为承受了很大的基层券商的压力不得以而为之?还是因为券商创新的政策风险和决策风险实在太大呢?也许真的乌纱太重要了。

八、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面临从大乱到大治的紧要关头,确实急需创新,呼唤创新。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防止创新的尝试和努力,成为少数利益群体新“侵犯模式”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管理层在放的同时,不应该推卸责任下放决策风险,相反的,应该做好姿势的宏观制度创新工作,同时高调的对券商创新掌舵导航,务必确保规范。毕竟,管理层的信用缺失已经很严重,面对市场日益增加的不信任,难道真的等待发生“狼来了”故事吗?

QQ:104468142

MSN:[email protected]


作者:顺风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