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归移民路故事之一:李芸(7)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不归移民路故事之一:李芸(7) (1972 reads) 作者:  文章时间: 2006-2-15 周三, 09:37
    —
作者: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女儿莎莎出事的那天,李芸才把家从西温搬到列治文来不到两周。最初安家在西温,无非也是因为要住在富人区,而且温哥华既然是沿海城市,她李芸就一定要住进能每天看到海景的公寓。但两年下来,李芸已经有些厌倦了要经常开车到唐人街购买中国食品的生活。列治文的新唐人街购物方便,各种风味的餐馆都齐全,房租也比西温便宜得多。至于女儿的学校嘛,其实好学校差学校又能怎么样?女儿不是块读书上进的料,到了列治文,让她就近学点舞蹈什么的,将来嫁过好人家就是了。

李芸已不是当初那个心气很高、非要跟人家比个山高水低的李芸,她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怎么着都成,就是别太累!”她懒于打扮,懒于聚会,懒于去想种种烦心的事,甚至懒得出门。朋友们一段时间没见她,打电话过去问候,听到的也是懒洋洋的声音。她每天睡到中午12点才会起床,做了饭菜,再把房间料理一下,就歪在沙发上看电视,都是从国内带来的连续剧,一集连一集。吃完晚饭后再接着看,其间有时会接两个电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扯。她常常看着电视剧就睡着了,女儿的学习怎么样了,在新学校是不是适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她都没有去过问。女儿总是安静地呆在里面的小屋,不叫吃饭从来不出来。

出事那天是星期六,女儿约了几个同学上Richmond Centre看电影。下午四点的电影,散场后大约六点左右,她先用手机给李芸打了一个电话,让妈妈到Tommy店的门口来接她,然后一起到餐馆吃饭。李芸租的公寓并不远,都不用开车,走路也就五六分钟就到了。没料到女儿的电话竟是李芸听到的最后一声“妈妈”。

开始没有如约见到女儿,李芸不是很紧张,虽然天已经很黑了,又下着小雨,但商场刚刚关门,顾客还不少,停车场也到处是车辆。李芸想女儿会不会又被哪个同学叫去家里了,她打莎莎的电话,却不能接通。等了半个小时,李芸决定先回家,因为女儿也有家里的钥匙,会不会是她先回来了呢?家里没人,打电话到莎莎的几个常交往的同学家,也没有。一起看电影的同学说,分手时还好好的,当时她等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到了晚八点,李芸还是报了警。莎莎就这样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

李芸的丈夫第三天就赶到了温哥华,他从医院里接回在警局一度因昏迷而被送医治的李芸。本地英文中文媒体的记者该采访的都采访了,RCMP在他们家提取了女儿用过的小物件,询问了若干的问题,然后说他们会尽力去找莎莎,但不能保证会有好的结果。他们列举了每年被拐及出走的若干例子,也提供了心理帮助热线和失散子女的父母联盟热线,让他们在需要帮助时与之联系。

等到一切平静下来,夫妻二人相对时,李芸的泪早就流干了。她无力地推开丈夫想要拥之入怀的双臂,低声但却愤恨地斥责丈夫:“都是你!害了我们娘儿俩!你还莎莎来!”丈夫突然就跪下了:“芸芸,我对不起你,让我们回中国吧,再生一个孩子,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李芸拚命地摇头:“不,不行,我不回去,太晚了,太晚了。”夫妻俩一直僵持着,差不多凌晨两点时,她让丈夫到朋友家过夜,白天再过来。丈夫叹口气,他知道李芸个性强,最好还是听从她,准备第二天再来劝说。

李芸是在次日十点左右被发现自杀的,距离女儿失踪仅仅四天。她服了大量从国内带来的安定,这原是帮助解决她近半年来严重失眠的药品,现在成了送终的催命符。李芸没有留下只言片句,甚至没有交代一下银行帐户之类的事项。她的懒于生活到最后连死都是那样的懒,她没有在临终前洗一下澡,换一下衣服,就穿着女儿失踪那天的衣服,合衣躺在床上,头发凌乱,脸上还有泪痕。昔日那个气质优雅、注重修饰、心气高傲的李芸早已消失,她最后的遗容竟是如此的简陋和马虎、如此的不管不顾。

(全文完)

作者: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