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国人为什么爱请客的 经济学?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ZT): 中国人为什么爱请客的 经济学? (1322 reads) 作者: Baldeagle来自: 北京 文章时间: 2006-3-24 周五, 16:34
    —
作者:Baldeagl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漫长的农耕文明,铸就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信条,请客吃饭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好礼尚往来,请客遂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外国人流动性强,惯用AA制;中国人流动性差,偏好礼尚往来。

一伙人聚到一块吃饭,通常中国人会由一人买单,而洋人则偏好AA制,“大家分摊”。这是为什么?一般的回答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但要是再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文化?恐怕就答不上来了。

经济学家常用“流动性”的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历史上的中国社会以农业文明为特性,人的流动性较差,因此,一个人请客买单时,完全可以预期到被请的人日后也会请他,大家轮着来就是了,时间一长,谁都不吃亏。而在西方,人的流动性很强,一个人请别人的客,被请的人说不定这辈子再也碰不到了,为了大家都不吃亏,彼此分摊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进一步看就会发现,中国人请客吃饭和洋人在实质上并无不同:洋人是一次性的AA制,中国人是拉长了时间、分次性的AA制。

农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请客的人是不是吃亏了?不,其实是有来有回、有进有出。今天我嫁女请了你,明天你嫁女请我;或者今天我给你送彩礼,明天你也给我送一份彩礼,“礼尚往来”,分次性的AA制也。城市的礼仪比农村淡薄许多。想一想,可能也是“流动性”问题。在城市,今儿大家相处一起酒酣耳热,明儿收拾行囊天各一方,就连毕业分配在同一城市的同学,隔两天不联系都不知道人去哪儿了,这么强的流动性,“礼尚往来”就不太容易。

由此,想到其它一些问题。譬如,农村人为什么比城市人更喜欢生小孩,大多数的人为什么更喜欢生儿子而不是女儿。农村流动性差,儿女们不太可能远走高飞、杳如黄鹤,因此生儿育女能让父母们获得更加稳定的预期收益,这当然有利于激励多生多育。因此,农村人生孩子,相当于父母先请孩子的客,并在父母老了后由孩子回请,这便是“养儿防老”的古老故事。至于城市,小孩的流动性大,长大后萍踪飘零浪迹天涯者不乏其人,想要指靠不易,预期收益大为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少生儿女或者像洋人那样让儿女早早独立便成为家长合算的选择。至于“重男轻女”,道理就更简单:女儿要出嫁,“流动性”高于男孩。

以上的分析至少可以让人知道,有朝一日中国人也玩起AA制,答案不是中国人媚外,而是中国人“流动性”增强了。

作者:Baldeagl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