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如果你90年前出生在现在的斯洛伐克共和国(十四)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连载]如果你90年前出生在现在的斯洛伐克共和国(十四) (1309 reads) 作者: eden 文章时间: 2006-11-10 周五, 09:14
    —
作者:eden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十四)和平分裂

为什么捷克斯洛伐克,以一个良好愿望出发建立的共产主义国家会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呢?根本原因是后共产主义的政治领导人未能解开一个古老的謎,即如何充分地将斯洛伐克人包括到政治体系里而不论其人口数量。

根据汉得森的说法,当许多人都因为这次分裂而责备一个不和谐的,误入歧途的斯洛伐克民族主义时,“也有人指出,斯洛伐克人实际上表明过对他们住在一个包括两个民族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里的事实的充分理解。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与捷克人是不一样的,并没有把它当作是本质的问题来看待,而是把它看成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尊重的一个事实。”

就捷克人来说,“他们经常在处理涉及到斯洛伐克人的事务时表现出困难的样子。。。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将捷克斯洛伐克人与捷克人混为一体。”

因此矛盾很快就暴露了。当两个成功的持不同政见者组织,以捷克为基础的“公民论坛(OF)”和斯洛伐克方面的“公众反对暴力(VPN)”,共同领导捷克斯洛伐克时,其领导结构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本质上反映出共产党在领导捷克斯洛伐克时的权力结构:当VPN领导斯洛伐克人时,OF领导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这个不对称的模式一直持续到共产党的垮台。

这样情况早在1989年12月要成立临时政府时就很明显了。捷克斯洛伐克有一个不成文的政治传统: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总是由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分别担任总统和总理的职务。斯洛伐克人担任总统,那么捷克人担任总理,反之亦然。当哈维尔(捷克)成为民众的总统候选人时,就有必要选一个斯洛伐克人担任总理。于是OF的选择就成了一个已知数:马希昂•萨尔法,一个一直在布拉格任职的斯洛伐克人。斯洛伐克政客们却都想抵制这一选择。

人们尝试过对这一结构进行改革,在旧的障碍――1968年通过的老宪法的基础上创立一套新的合乎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心意的制度。老宪法适合于那个议会只是CP设立的一个橡皮图章的旧的体系。若要通过一个提案,表决时要求高度的一致。一项法律的通过,至少要获得议会里五分之三的斯洛伐克代表的票数――包括弃权和缺席者。“换句话说,任何一项提案要获得通过,几乎根本不能有反对票,”汉得森写道。

这个国家从未对一项新法达成协议,即使只是为了伤脑筋的国名。1990年1月,哈维尔建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变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这挑起了后来的“连字符战争”。斯洛伐克政治家们认为国家的名字应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以提醒人们记住这个国家是由两个民族组成的,而不是那个可以被简称为“捷克”的“捷克共和国”。

经过这样的争论之后,有人提出第三个名字: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是这个提案以二比一的比例在下院得到通过――下院有三分之二是捷克人。在上院里,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各占一半。得到的票数甚至比下院的多,获得了78%的投票率。然而提案还是没有通过,为什么?因为在议会里的五分之三的斯洛伐克代表,包括弃权和缺席者,不支持这项提案。

1990年4月,一个冗长的国名字终于诞生:“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紧张对峙也表现在经济方面。捷克政治家们倾向于迅速过渡到市场经济,而斯洛伐克人喜欢渐进式――虽然斯洛伐克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比捷克的低。斯洛伐克仅有的经济强项,武器制造业受到来自联邦政府的抨击。纳粹利用斯洛伐克作为武器生产中心,共产党时期也将国家的武器生产集中在那里。哈维尔谴责苏联同意将武器卖给国外的独裁者的行为,因此他想淘汰军工业以建立“和平”经济,这激怒了斯洛伐克的领导人。

1990年6月大选,来自特伦钦的律师,曾在1989年被指定为斯洛伐克临时政府的内务部长的弗拉迪米•麦齐亚,以有影响的斯洛伐克政治家的形象出现。他的党,“公众反对暴力(PAV)”党以微弱多数赢了“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SNC)”,这使得麦齐亚得以组阁并担任斯洛伐克总理。他开始以温和的态度处理斯洛伐克问题,鼓吹联邦制作为手段。同时,哈维尔被选为共和国的总统,萨尔法仍旧担任总理。

在成为内务部长之前不太出名的麦齐亚立即成为一个受民众支持的象征,却让精英们忧虑。“他利用了由于布拉格的政治家们不关心经济政策在斯洛伐克所带来的后果在群众中引起的不安,”汉得森写道。但同时,“他有一些可疑的牵涉到苏联的历史,以及人们对他任内务部长时对一些秘密文件的处理存有疑问。”

基于对以上情况的担心,PAV党的领导人于1991年4月解除了麦齐亚的总理职务,由前持不同政见者杨•卡诺格斯基接替。可预见的是,这一解职仅仅提升了麦齐亚的人气,并且他于1992年6月脱离PAV党加入斯洛伐克民主党(HZDS)――这使后者在斯洛伐克150个席位的议会里赢得74个席位,于是麦齐亚开始了他第二次斯洛伐克总理的任期――这一次他在斯洛伐克民族问题极力争取更激进的手段。他现在考虑的是一个由两个平等国家组成的联盟,每个国家在国际法原则下有其自己的政府和主权。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将会有一个共同的市场,一些共同的机构,但其他则各自独立。

于是宪法之争越发混乱。哈维尔两次建议将这一问题进行全民公决,这样可以让斯洛伐克人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斯洛伐克政治家们两次以怀疑和嘲笑的态度拒绝了这一建议。正如一个政治家说“他们竟然用全民公决来威胁我们。他们了解斯洛伐克人会以某种方式而不是别的方法来决定的风险吗?”

哈维尔的政治对手,专注于私有化的捷克经济学家瓦克拉•克劳斯在1992年任联邦政府总理。7月,两位总理,克劳斯与麦齐亚进行了私人会面,表面上是商量联邦政府的将来,实际上他们达成了将国家一分为二的协议。秋天,联邦政府不情愿地通过了让国家分裂成为可行的法律,实际上是自己投票消灭自己。瓦克拉•哈维尔愤而辞去总统职务。

哈维尔的政治对手,专注于私有化的捷克经济学家瓦克拉•克劳斯在1992年任联邦政府总理。7月,两位总理,克劳斯与麦齐亚进行了私人会面,表面上是商量联邦政府的将来,实际上他们达成了将国家一分为二的协议。在秋天,联邦政府不情愿地通过了让国家分裂成为可行的法律,实际上是自己投票消灭自己。瓦克拉•哈维尔愤而辞去总统职务。

然而彻底的独立在斯洛伐克从未赢得很多的支持,其政治领导人总是使斯洛伐克人在决定自己国家命运的问题上没有直接的发言权。就象1938年,独立的消息让人们都愣呆了――没有游行,没有当街跳舞欢庆。1993年1月,国际社会承认斯洛伐克共和国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哈维尔后来被选为新的捷克共和国的总统,当他2003年从总统位置上退下来时,他对当时的情况评论说: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严格地说是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瓦解是他最大的政治挫折。(待续)


(十三)http://www.haiguinet.com/collection.php?cid=329

作者:eden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eden于2006-11-17 周五, 09:3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