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或许这篇文章可以用来回答CNN的” What Chinese textbooks don't say”.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或许这篇文章可以用来回答CNN的” What Chinese textbooks don't say”.   
nikko_dl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或许这篇文章可以用来回答CNN的” What Chinese textbooks don't say”. (1089 reads)      时间: 2005-4-18 周一, 21:15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发的比较匆忙,这是昨晚的初稿,本来想在修改,但今天看到CNN的报道,实在忍不住了。应该写成英文的,拿去辩论一下。]
前言

我写这篇文字,诱发之因是一次观看费城fairmount公园的樱花园的日本民间歌舞表演,正值国内的人们正在轰轰烈烈的讨论日本入常,和抵制日货两大焦点问题。
写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大困难。因为很久不写文章,可能这是大部分年轻人的老毛病了。而我也犹犹豫豫的,不太希望是用电脑来写,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必须使用电脑。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文章内容相当散乱,本来已开始要写成慷慨激昂的,抨击日本和美国的文章,后来越写观察的角度越多,反而写不下去了,加之中间两天工作比较忙,耽误了书写,索性停下来,直到第六天的午后,继续。
停顿的期间想到高中的时候读到的《友邦惊诧论》。又找出来读读,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了。但是理解的角度会更加的”多边化”。
最近又深刻的体会,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哲学,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是多么重要。但是后悔晚已,只能从现在学起,尤其是前4项,尤为重要。
现在,窗外阳光明媚,不一会就会照到我的书桌,没有人走动,车子都停在那里,偶尔小鸟会叫一声。这一切显得难得的安详,我更为自己的国家写一点文字更加高兴。
原本只想写写自己的怨气,发发牢骚,或者反击一下目前对中国的偏见,但还是写成流水账,叙事文吧。就算是大脑碎片的整理,把近一年看到的事情写一下。也想让更多人了解一下我们的国家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异同,以及抒发一下我的爱国情怀。冰箱有间歇性的安静下来,不一会它就会在嚎叫。
这篇文章或许还可以用来回答CNN的” What Chinese textbooks don't say”.




[4.11]今天我看了一场日本民间舞表演。在此沉痛忏悔。
上一周去长岛周五回来写报告,周六去了King of Prussia ,周日就不知道去哪儿了。在费城的Chester住了1个多月,只去过一个公园,网站上面介绍的很多,一下子也选择不过来,就给你个女同事云打电话问她,除了Valley Forge还有什么好玩的公园。她从台湾来美国16年了,在办公室有相当数量的台湾人,他们常来和我们说话。她说刚好有一个樱花季,在他们家附近,她一家要出门去看樱花,叫我一块过去。好像不远的样子,就答应一起去。她的家住在76号公路边上,哇,坡度好大啊,在大连只在气象台附近见过这个坡度,居然还要开车上去,我想,怎么住这里,尽管都是小洋房。一个大上坡,转下来一个大下坡终于到了她家,两层小洋房。但到房子闲扯一句,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美国同事家(他是一张亚洲人的脸了,美国口音),他的家居然在森林里,一座不小的房子平铺在一个空地上,周围的房子都是这样的。我不禁想到,人口少还是相当不错的。
进门才知道她的丈夫是美国人,两个小孩就是混血儿,白白的皮肤,洋娃娃一样,挺漂亮的,懂得中国话。云坚持跟她们说中文。她的丈夫也要求小孩跟客人介绍他们的中文名字。跟小孩闲扯了一会儿,就出发了。天气相当的好,我只穿一件运动衫。不错很舒服。
先去了费城美术馆附近的一片居民区,这里都是老房子有点像大连西岗区兴工街,北京街的老建筑。2层的楼房,都还住着人。窄窄的街道,车子占据一半,但是没什么人走动,相当安静。来到云过去住过的房子,我还真的是第一次进到老房子里,原来每个门只有一家,两层。一层相当的高。爬上窄窄的楼梯去2层,这里就和大连的老房子差不多,挺狭窄的。摆满了主人的物件,还有我想是云带来的描写中国庭院的几屏画。小娃娃也参观了一圈,拉开抽屉参观,那个箱子好像也是中国样子的,我当时想想过去老人家里的抽屉里的针线镇什么的。有一个地下的贮藏室,相当大。出门云介绍说门上的小牌子是她在澳大利亚买的,她很喜欢上面的小花图案。我也有点体会到台湾人,美国人的生活细节了。
这就往公园走了,经过了一个破烂的街区,这里黑人就比较多了,显然这里的黑人生活质量比较低,听云讲犯罪的比率相对较高。在动物园的对面是一条狭长的河,河上面很多人玩赛艇,像在训练,岸上很多小房子就是用来放赛艇的。岸边也有人在休息,也有人在跑步。美国自然风光还是不错的。
很快就到了fairmount公园,这里也有独立纪念堂之类的建筑,雕塑。还有一个音乐厅。在一片草地上停好车(我很赞叹,居然草地可以随便踩,甚至停车),望花园里走,相当多的人,相当多的樱花树。也长长的队伍排着往一个Japanese House的庭园里进,不晓得是做什么。我们径直向花园中心地带走去。好多风筝啊,两个开的正盛的樱花树边上一个很大的喷水池,不过已经被小孩子用来游泳了,尽管天气还是很凉的。那边舞台已经搭建好了,一群日本人,后来知道大概是学生,因为有一个是台湾去日本学习的,所以判断都是学生了。我想着一定是日美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一个美国人的日语说的很流利,几乎没有卷舍音。
不大一会儿,表演就开始了。我当时很镇定,没有因为看表演而兴奋。他们表演的时候我会很专注的看,但是他们下了舞台或者工作人员,我是不会看他们的。这种情绪保持始终。演员们表演很卖力,也富有激情。但是我怎么看都很反感。总有一种武士道的味道。我同时在想我如果实在看中国的民间舞蹈表演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恐怕不会参杂爱国情感。
大概5个不同的表演,主要是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看完表演已经4点了,人也渐渐的少了,两个小姑娘也被晒得红红的。云坚持要去ChinaTown,我是不赞成去那里的。我对ChinaTown的印象极差。基本上保持在《功夫》里面冯小刚被杀的那个场景里面。就是说跑不出2,30年代就上海的印象。街面上小商小贩,苦命挣扎。这里鱼龙混杂,危险系数很高的。我第一次去中国城,是在纽约,而且是在晚上,可怕的是我们进中国城看见的第一家店是”殡仪馆”。进去之前,我问我们老大,敢进吗?没人说话,都感觉森人。好在我们金毛老大身材魁梧,就进去了。一看到也是灯火通明的,人很多。找了一家门面不错的吃,老板是广东人,去了香港,来到美国快30年了。饭菜味道好极了。吃饱了,好像有力气多了,这时候出门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出门往地铁站走的过程中,更加深了我对中国的印象。店铺都很小,都是繁体字。总之想30年代上海自由市场。走在主要的那条大街上的时候,总是在想,嗯,这不就是《功夫》里的场景吗?周星星蹲在地上教育那个胖子说“这个世界满街都是钱,遍地都是女人,谁能把握机会,就能出人头地”。很快找到了地铁站,下去后更可怕,纽约的地铁真令人恐惧,难怪有人提醒说在纽约坐地铁要防止被人推下去。的确是的,乘客等车的地方到轨道还不到一米,或者仅仅一米。乘客进地铁站要经过一个铁栅栏,更像进监狱。等了一会铁皮车来了,走进去,好像走进二战时候德国人铁皮车。里面烂烂的,不知道运行了多久了。北京的地铁也有20年历史吧?我记得《牧马人》里面就已经有地铁了,和纽约的比起来,北京的地铁车厢,地铁站那要好上几倍了。
闲言碎语讲了不少,回到费城吧。云想去一家面馆吃
,说便宜。她丈夫说脏,就去了旁边一家稍微大一点的可以称为饭店的地方。
席间,大家说了很多。云说,这里不错是吧,很好,装修也讲究。
云问她丈夫这里如何,说她有个朋友过生日,在这里庆贺生日。她本人没有来过这里,是第一次来。还问她丈夫,下次带他的父母来吃。我称赞菜的味道不错(的确很好),云就问我,你们中国像这样的餐馆是不是也多起来了。闲让我说说我对那个餐馆的印象。进门之前,我想这个么破餐馆还要犹豫进不进。进门之后水缸里放了很多海鲜,鱼啊,癞蛤蟆,小龙虾之类的。
我当时想,天,这么少的东西,不过还好有海鲜,不管是海鲜,河鲜的。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点菜。心里想,天,这个地方真破哦,这么小,大脑浮现大连的餐馆饭店。这里估计有好好海鲜的1/9规模,就是我家附近的家庭餐馆。说真的吃遍了大江南北,诸多地界的饭店,就是找不出有感觉这么差的饭店。
那云问了,我只好说这样规模的餐馆不好经营啊,要么小店的面馆,要么大规模点的饭店,这样的餐馆不好经营啊。当时真不好说,好歹是同胞,真难办。
不过这倒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去年在瑞士,我说起在中国雀巢的矿泉水相当便宜,大概是依云的1/20的价格。他们惊奇的问我,你们中国也知道雀巢?我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他们说,我们以为中国还都骑自行车。他们见我居然能说出奔驰,欧宝,宝马,桑塔纳这些车的名字,总算信以为真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其他欧美人身上,我被人问过你的衣服是在德国买的吗?你的衣服是在美国买的吗?我的天,苍天啊,大地啊,中国的东西不知道要比他们这里好上多少倍。在号称北美最大的shopping mall,我的感觉就是,这不过就是清泥洼桥上也圈吗?在一个据说来美国的外国人都要去的服装商店SYMS,我的感觉是这儿的衣服样子好丑啊,大红大绿,像大一部分是花花衫,材质也不是现在潮流,款式相当陈旧。尤其是鞋,基本都是国内大前年度的清仓样式。好不容易看一件意大利设计制作的不错,果然价格是其他衣服的2-3倍。如果用《茶馆》里老客的口气,就是”现如今啊,这中国的东西那叫一好啊”。在美国,很难找到美国制造的东西,遍地都是”Make in China”。在旅游纪念品商店,两个美国人说,“纽约的东西为什么都是中国制造?”。生活中几乎都是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那么,如果美国大力反倾销,美国人民的生活会陷入多么大的困境呢?
又扯远了,从餐馆说了这么多。席间云的丈夫问起在中国,日本的商品购买的事情。当然他判断是正确的我们也抵制日货,要更多的用国产货。他说,我是坚决不买日本产品的,你看我就不买日本车。但是云就用日本车。日本在书里面把美国人描写的相当坏。。虽然我不知道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这一冲突,但是我很高兴听他这么说。日本人如果继续篡改历史的话,不仅仅是亚洲人民,美国人民也不答应。世界范围内出现反日的情绪,就不会让人意外了。
太阳开始西落了,费城在进入4月份除了雨天,日落相当晚。这里没有曼哈顿那样的摩天大楼,所以直到晚上8点太阳才完全隐没。
继续我们的故事。
谈到日本问题的他又对我表示十分担心中国的未来和现实的政治状况。到最后我实在想和他吵架了。碍于他的爱人,我只是说了一下事实,包括我们国内的改革,尽管他不信。他在表示理解我们痛恨日本人,日本人践踏我国土,杀我同胞的同时,在我面前,说共产党非常坏。说在抗日和国内战争中共产党制造了很多惨案等一些他们认为是真相的东西, 骇人听闻报道。为什么不去看看诸如国民党制造的黄河花园口决堤?为何不看看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
并且也相当担心“中国威胁”。不仅仅是美国政府和新加坡这样暂且算是国家的国家在担心中国的膨胀,连普通的美国人也担心。
他们对中国人是如此偏离轨道。我还年轻,可是我的父母一辈不再年轻,我的祖父母一辈不再年轻。是他们经历了那一段历史。谈到蒋介石,他不认为杀戮可怕,谈到毛泽东,却说毛杀了很多的人,太偏激了。我们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和反动派斗争难道有错?如果蒋介石能把日本鬼子赶出自己的国境,保护自己的人民,想必他一定能取得他想要的成功。宋美龄也不要去美国长岛躲居了。
偏偏事与愿违啊,我们的党成功了,和美国人交好的国民党失败了。
云说他是看了很多杂志。他说我们的政府还了很多农民贫困,我们的政府不去管他们。他说这是不民主的表现。听到我们的一些改革的说法以后,居然仍然不信。果然是世界战士自居。我承认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改革,他说他不信我们能成功。我说,我们新一届的政府的姿态很好,敢于倾听民意。他还是不信。
他表示只有多党的情况下,人民才会有自由,社会才有民主。于是我回来和我的同事讨论了一下。我们设想美国的一位现任总统,来到现在的中国,我们不认为他能够让13亿人口享受到民主。因为关键是,其他的体制怎么能养活13亿人的问题。中国至少3,4个省的人口超过1个亿,试问如何民主?台湾民主,国会打假。美国多党,希拉克 克林顿在克林顿出院后的一次募捐晚宴上发表演讲,说“我感谢克林顿的医生,我现在可以不去担心我的丈夫的健康了,但是我担心我的国家,我不认为现在的政府能够给我们的国家带来稳定。我不认为现在的政府能保护我们的人民。“ 我跟他说,中国执行的一党专政,其余的党派可以参政,但不能执政。他剧烈的怀疑这种政体的正确性。但是他没注意到,美国是移民国家。在殖民者占领的那片土地上,农奴,奴隶,其他定居者建立了这个新大陆国家。抗英战争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18世纪末,成立美利坚合众国。而联邦政府成立后,也有两派,一派主张中央集权,一派主张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1789年成立联邦政府,距离1620年五月花号渠道新大陆,仅仅169年。
到1781年的161年间,主要是针对英国殖民者的战争。1814年完全独立。
再看看美国人的成分“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流域下游大潮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1个殖民据点—詹姆士城,此后在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
1781-1787年13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可见这13个
州是建立在13个殖民地基础上。按照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改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在建立统一的联邦政权的基础上,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在这种国家架构下主张民主的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战胜了主张中央集权的汉密尔顿的联邦党。而中国的历史在这里不去细说。所以我们是根据不同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政权道路,指责别国内政,是不受欢迎的。
不知道有这种想法的美国人有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当然我们这样促进了双方的交流,是很好的事。毕竟我会带给他一个新视角,一些事实。
政治上讨论相当复杂,但生活对比相当简单。为什么说做中国人自豪呢?简单的对比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我去过印度,欧洲3国,美国。先说印度。只讲亲眼所见,直观感觉。我是在班加罗尔生活了2个月。我那班加罗尔和大连比较。我们超越他们40年,尽管我们和印度同事之间的差距很小,但是市民的生活完全可以用《三毛流浪记》的年代形容。我们大连市天堂,班加罗尔实在乞丐太多,棚户太多。如果比较城市的干净整洁程度,任何一个中国的乡镇都强过它。
我在德国的时候,更加可笑。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在抢他们的饭碗。他们认为他们很多人被开除是因为包括亚洲人在内的第三世界在搞鬼。也不想想,你们所在的公司要在亚洲赚钱啊,中国的市场潜力谁不逡巡啊。还有的德国人,好担心我。
担心我的穿着打扮不得体,或者没有好的材质的衣服,临行前好个叮嘱。真是不看不知道,我的职业装不知道要比他们好几倍啊。实在没有话说了。
在瑞士的时候,见到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国家在二战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不同。但是他们现在一起工作。不说这些了。我曾经无意间说雀巢矿泉水在中国卖得很便宜。“你们也喝雀巢矿泉水?”“我们以为你们中国都骑自行车呢”。
我不得不失言相告,大奔,欧宝这几种德国车很多,还有合资厂。不止矿泉水,如果不是因为我来确巢。我是不会在这里买巧克力的,回国啥没有啊(这句我没说)。
<继续4.18早>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贴一篇文章供那些想回国买车的朋友参考 海归论坛 2004-3-02 周二, 00:44
转一篇文章, 前上海工总司的人写的, 有关潘国平, 兼答老狼 海归茶馆 2016-2-20 周六, 22:40
这几篇文章很开眼界。。。 生活风情 2015-11-21 周六, 08:53
既然如此变态的国家,为何有人如此变态的关注,而且关注的如此详细,写这篇文章... 海归主坛 2014-4-24 周四, 20:36
[分享]请牙湖有空来评评这篇文章! 海归酒吧 2014-4-08 周二, 09:26
转个帖子,这篇文章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分析还是比较深刻和准确的 海归主坛 2014-3-28 周五, 12:05
From google search 找到了这篇文章。越战期间美国是黄蜂当... 海归主坛 2014-1-07 周二, 00:30
这篇文章竟然被科学网屏蔽了:处理未来网络外来方案的几个原则 海归商务 2013-12-18 周三, 22:18

返回顶端
  • 或许这篇文章可以用来回答CNN的” What Chinese textbooks don't say”. -- nikko_dl - (6439 Byte) 2005-4-18 周一, 21:15 (1089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