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李开复——Google中国区总裁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李开复——Google中国区总裁 (ZT)   
小个子




头衔: 海归少校

头衔: 海归少校


加入时间: 2005/02/20
文章: 46
来自: 中北海
海归分: 12468





文章标题: 李开复——Google中国区总裁 (ZT) (2024 reads)      时间: 2005-7-21 周四, 00:32   

作者:小个子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如果把你抛到一个荒岛上,不知什么时候能离开,条件是只能带三本书,你的答案是什么?

李开复的答案是:带三本白书和一支笔。因为,他要自己写三本书。

作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的李开复,他的平和谦虚、睿智幽默要在谈话中你才能感觉到。

“你不问我要写三本什么书吗?”在李开复善意的提醒下,你才真正发现他身上的魅力远远超过他“微软副总裁”职位本身。

“我要写的第一本书是一本能真正能够帮助中国大学生成长的书;第二本书我要描述计算和技术的未来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三本书我要完成我父亲的遗愿:《中国人未来的希望》。”

听到这段表白,你会觉得李开复是一个 “有梦”的人,用他一个现在斯坦福大学读MBA的学生朋友郭去疾的话说:李开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能够关心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的人
父亲的河流经过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我很喜欢的弗兰克林的一句话: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值得别人写的事迹,或者值得别人读的文章。我从年轻时就很崇尚这句话,但现在意境不同了。年轻时重视的是做能留名的事,但是现在重视的是做值得做的事。”

1961年出生在台湾的李开复,是父母的老来子,那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11岁那年,李开复被送到美国读书。1983年李开复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随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研究生。

李开复先后任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全球副总裁、美国SGI公司全球副总裁等职,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并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李开复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是微软高层里职位最高的华人。

从1998年以来,李开复来中国做的演讲、报告超过300场,内容涉及纯学术的计算机研究,科学、教育和人文的关系,更多的则是中国大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从2000年4月以来,李开复先后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并开办了针对中国大学生的自己的网站,现在他的网站上每月有10000人来访,每月有1500人注册。他经过这个网站回答了1500封信建和论坛的问题。他曾经说:“一个好的网站好比一所好的大学。”而事实上,李开复此次中国之行除了演讲、探亲外,也希望更理解学生的心声,以便把网站办得更好,并考虑出一本书。

在看到李开复本人前,你会诧异于一个技术领域的总裁为什么会对教育如此热心;在见到李开复本人后,你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那么合情合理;并且你会发现他身上所有这些光环和成绩,与他的儒雅和谦和比较起来都显得黯然失色。他会仔细认真聆听你每一个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在他看来可能幼稚可笑,他也会真诚并且不厌其烦的给出答案。

对于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的“儒雅”,李开复笑称来自父亲的影响。

李开复的父亲对国学颇有研究,曾任台湾国民党“立法委员”,后来是政大历史系教授,父亲身上的“历史责任感”和“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小溪不知不觉潜入李开复的心灵,虽然李开复只在父亲身边生长到11岁,用他自己的话说:“父亲对我影响更多是他去世后,我再回头看他做的事,感觉一种无声的尊严在诱导我怎么做人。”

年轻时李开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有一次在清华演讲,中间有一个学生突然问道:“你为什么来中国工作?你来中国这段时间有什么感想?”。之前从来没有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李开复突然就想到了父亲。李开复的回答是:“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亲的教诲: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想起我,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过这一生。”

“让我感动的是,一向骄傲的清华学生掌声不断,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他们被这段话打动。本来我从没有刻意想过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丝毫准备和防备时,最真的话就出来了,讲完后我自己也很奇怪,这也许是最本能的回答。事后我想想这句话在我心里其实已经很久了,只是借这个机会释放出来而已。”虽然事隔已久,李开复回忆起这段经历的真诚也不禁让听者动容。

李开复非常坦诚的说,自己在软件界的影响力并没有自己给中国大学生写了三封信的影响力大。“我在软件界出来说话,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是代表了公司观点;而2000年我写了第一封信后,却有无数的人来信表达观点和表示感谢,于是我决定继续写第二封、第三封。”

那时李开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也许因为他的平易近人,期间总是不断有在研究院工作或实习的学生来向他请教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李开复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多的是对生活本身迷失方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却没有人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也许是父亲就是一个老师的缘故,李开复非常想帮助这些大学生。

“我写第一封信前,很多人劝我说可能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做我分外的事情,或者说忠言逆耳,总有人不理解要批评或反对你,但我还是写了,回美国后,这封信和后来的两封信可能是我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事。”而之后2001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邀请李开复与当时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对“人才”的一个评述,让李开复开始思考自己除了帮助学生,是不是也可以帮助学校,于是,李开复写信给李岚清总理,多次和教育部门领导探讨高教的发展,又在《科技日报》上撰写“美国大学启示录”。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质高”这两句话是父亲留给李开复最宝贵的财产。“我母亲对我管教很严厉,我所有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是来自我母亲直接的教导,我父亲间接的影响。”

年轻时的李开复同样对上面两句话不甚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开复说自己现在已经能深深领会这期间的含义。“我曾经认识一个很富有的人,他今年80多岁了,他要捐赠一个医院,别人提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医院,他说:‘不要用我的名字命名,我捐赠这个钱只是一个种子,如果哪天这个医院没有钱了,你们还可以去找其他人捐赠,冠其他人的名字,对我来说,我是不在乎这个名字的。’这件事情对我是个震撼,我开始理解‘无求品自高’的含义。”

李开复说自己来中国工作也许是父亲冥冥中的安排。“父亲忧国忧民之心终生不渝。病中曾作一梦,在水边一石上拾获一方纸,上面跃然四字「中华之恋」,魂牵梦系的故土情长啊!”“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我会帮他出版他未完成的书,父亲只是用深深的眼光看着我,没有反应。后来我理解到,父亲对我的希望并不是出版那本书,而是我作为他的儿子,能帮他做完没有做完的事。”在他临终前,姐姐问父亲如有一梦想想做的是什么?他说:“写一本书― 中国人未来的希望。”从此,李开复又一份使命感,寻找中国人未来的希望。背负父命的他,相信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是这辈子最让我自豪的事

“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我这辈子做的最自豪的事。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优秀聪明、有创造力,影响了微软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人技术能力的看法,盖茨开会时经常说:我们最优秀的研究院就在中国。而且研究院培养了很多我们雇佣的博士,其中很多人才毕业几年就已经进入他们领域全世界最优秀的几十个人之中。”

李开复曾经认为,做技术就要做最高深先进的技术。1996年在SGI公司,李开复和同事们做了一个很酷很棒的技术,获了很多大奖,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因为没有市场,这个技术等于白做,李开复不得不把部门卖掉,解散了员工。这件事对李开复影响很大,甚至是自己认为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是学习的最大的一个教训。

李开复带着这个教训来到微软之后,发现这里的技术是面向市场、对社会产生变革和作用的技术。李开复记得盖茨说的话:“我们的工作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客户解决今天碰到的问题,二是解决用户明天将碰到但他还不理解的问题。”

“目的一是生产软件产品;目的二是研究。这个研究不是空洞的,而是能看到五年、十年后用户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有很好的市场和技术眼光,在用户还不知道这个问题存在时,我们已经开始在做科研了,当碰到这个问题后,我们能迅速转化成产品。我开始认识到,真正的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1998年,李开复受命来中国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很多朋友都劝他:“中国这么落后,中国最优秀的人已经在美国了,你雇不到什么优秀的人。优秀的人都是从中国往美国跑,哪有从美国往中国跑的道理。”

也有人认为很多跨国企业都希望讨好中国,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很多跨国公司就像放个花瓶一样在中国设一个研究机构,做一些公益的事情,表示摆设一下。他们认为李开复最多也是给微软在中国做个花瓶而已。

“这件事我没有分析,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开复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自豪之情言于溢表。“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更是影响了中国对微软公司、对科技和技术的看法,说明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可以达到公司和政府的双赢。”

李开复不掩饰自己对比尔.盖茨的欣赏。“欣赏一个人,并不是要求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而是要学会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从盖茨身上,李开复最欣赏的是他的谦虚,自觉,激情,和他慈悲为怀的一颗心。

“盖茨是一个能把各种才华集于一身的人,他拥有技术、战略、商业等各方面能力。而且非常自觉和谦虚。盖茨开会时经常自我批评,征询别人自己怎么能做的更好。一次开会,他的助手因为一件事认为他错了,他开始不认同,双方争执了很久,后来盖茨承认自己错了。”

李开复甚至谈到盖茨一件有趣的往事,盖茨快到40岁才结婚,结婚前每天都很晚回家,那时他和现在微软的CEO巴尔默打赌每天谁晚回家,以谁的车子晚开回家为赢。结果经常是两人憋着气半夜2点、3点才回家。可是有一次,两个人都很奇怪,因为总有一辆车子停在停车库里,他们连续几晚都输给第三辆车,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公司的一个职员借了一辆车忘记还了。

李开复对盖茨捐赠慈善事业更是大加赞赏,他谈到盖茨有一次在印度捐赠医学软件,刚好看见微软的技术在当地做一个远程医疗,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盖茨非常感动。而且盖茨不随便捐钱,比如捐赠AIDS、SARS 等医学研究前,他自己会亲自研究ADIS、SARS ,要做什么样的实验、哪些国家愿意做这样的实验,盖茨会去那些国家和卫生部门的官员接触,探讨如何合作来解决这些顽强的疾病。
李开复说自己最欣赏的人除了父亲和比尔.盖茨外,还有Vannevar Bush(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和亚伯拉罕.林肯。

“可以说Vannevar Bush是电脑之父,他写了很多了不起的文章,预测了Internet和很多今天科学技术的方向”。李开复非常推崇Vannevar Bush的两篇文章《As we may think》和《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这位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针对二站后美国的情况,提出要把科研和教育结合,把本来属于国防的实验室归给学校,将非机密技术如解密、青霉素技术等基础科研下放到学校,大大增加经费,让市场经济用在科研和国防上,让他们把技术推到更高,把科技更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因为有了Vannevar Bush,美国今天成为科技强国。

“我读博士时偶然看到他的文章,后来还由也在我的文章《美国大学启示录》中谈到官员中也需要大师级的智慧。作为一个技术管理者,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计算和技术的未来,和科技、教育、政策间的互动。”听完李开复这段话,你会觉得他不单单只是一个忙于具体事务的公司执行者,更是一个愿意做更深层次思考的人。

而对林肯的欣赏,除了他崇高的理念,则是因为林肯“永不服输”的意志。林肯当年竞选众议员失败,后来竞选参议员也失败;第二次当选又失败,他的党都不愿意提名他;竞选了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总共失败了十多次,但他认为自己的理念必须要从一个较高的职位里才能实现,所以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如果我受到这么多打击,不知自己是否有这种毅力坚持下去。”


浪漫且喜欢购物的丈夫

“我的‘八卦’故事你们会感兴趣吗?”李开复狐疑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你要是问我的女儿,她们一定会说我很Crazy(疯狂)。”

李开复自认为很有创意的一件事是,二十多年前和妻子人分两地时,每天给妻子写一封信,妻子也回他的信,但是李开复却觉得妻子的信 “温馨有余,浪漫不足”,于是他把妻子的信重组:复印一份后把复印的词汇重新粘贴组合成一篇非常“Romantic”(浪漫)的信,看起来很逼真,就像是亲笔写的。李开复至今还保留着那封信,而且每每李开复向亲戚朋友展示这封信时,虽然妻子总是极力解释那并不是她写的,但亲戚朋友们往往却会相信李开复所说的。

“我是一个美食家,我总是能在吃完一道饭店的菜之后,琢磨出做菜的工艺,“指导”我太太在家里重新做出来。我太太的手艺很好,但是我总认为我的“reverse engineer”一道菜的本领也不差。我们可以仅仅为了吃一顿饭,专门开三个小时的车到温哥华去。”

“我喜欢购物,我妻子的朋友常常羡慕她有一个喜欢陪她购物的丈夫,她们不知道,其实是我自己也喜欢买东西。”

“我喜欢搜集各种东西,从花瓶、鼻烟壶、字画、雕刻、玉雕、邮票,到书籍、音响、电脑。我们从中国搬到美国时,搬家公司的人说他们从来没看到过别人家有如此多的东西。”

谈到自己的女儿,李开复满脸幸福和关爱。李开复的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8岁。大女儿德宁性格内向,象个小淑女。小女儿德亭却外向活泼,在德亭的个人网页上,你会看见一个异常活泼外向可爱美丽的小姑娘,不禁会疑惑这个小家伙有多少性格遗传了她父亲的因素?

因为李开复说自己是稍偏内向的人,但也许每一个原本内向的父亲在儿女面前都会变得“疯狂”吧。女儿小的时候,李开复经常在她们每晚睡觉前带她们“疯”,讲一个自己“演绎改编”过的故事,比如说《灰姑娘》、《白雪公主》、《华盛顿和樱桃树》以及《龟兔赛跑》等,而这些故事李开复绝不会照样原搬,总是会经过自己的加工,改成有喜剧色彩的闹剧,但总会在故事中加入“教育意义”的成分。比如李开复曾将《龟兔赛跑》里的乌龟换成愚笨憨厚的猪,把兔子换成狡猾精明的猫,又加了许多的动物,经过生动的故事,教导女儿故事的寓意,例如不可欺负别人、说话要诚实、坏心有坏报等。
李开复为了锻炼女儿的中文能力,还在她们每晚睡觉前玩“游戏”,他给女儿一些(通常是有趣的)英文单词和句子,让她们翻译成中文,谁对的多就得五分美元。李开复抓住所有机会帮助女儿学习中文。大女儿迷上了电视剧《流星花园》,李开复就买了一套60本《流星花园》漫画,大女儿看完了,中文也熟悉了。

李开复家不接电视,因为那太浪费时间。但是全家很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前段时间热播的生活剧《Friends》,于是就买了一套DVD回来看,因为家里唯一奢侈的东西就是有一套可以和电影院媲美的家庭影院。

大女儿喜欢读书,李开复就会选一些好看的书给她,比如Black Beauty,以及一些体现中国背景的书《赛珍珠》、《大地》等。

“我经常在Ebay上一次买一箱子书,可能已经买了十多箱了,我家里现在可能有几千本书,她们爱看就看,不爱就放回去,这比去图书馆方便得多。这样小孩子可以让她们自己选,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

李开复喜欢古典音乐。柴可夫斯基是李开复最喜欢的作曲家,因为他说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里(如《第六交响曲》)能听出对民族、国家的热爱,而且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全能的作曲家。“不过也常和太太听流行歌曲。她较喜欢刘德华、周华健的歌,而我自己比较喜欢听彭羚、林忆莲的歌。”

李开复最喜欢的中国电影居然是《英雄》和《手机》,“我喜欢《英雄》里壮丽的场景,而且它描述了个人在天下和时代里多么的渺小,因此个人应该以天下为重”,《甘地》、《乱世佳人》、《音乐之声》、《卡萨布兰卡》、《当哈利碰上莎莉》、《西雅图不眠夜》、《阿呆和阿瓜》、《终结者》、《沉默的羔羊》……当李开复一一讲述自己喜欢的东西,像填空一样完成记者“无理”的要求时,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坦诚和可爱。更重要的是,你发现一个平时在我们看来遥不可及的跨国公司副总裁,现在,却离我们如此之近。

当然,李开复还有很多和我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喜好,比如他喜欢的影星有Nicole Kidman(尼可.基德曼)、Robert De Niro(罗伯特.迪涅诺)、Norah Jones(诺拉.琼斯),他还喜欢《梁祝》和《中国心》,喜欢Claude Monet(莫耐)和张大千的画,年轻时喜欢读金庸小说,现在则喜欢读培根、杜威和庄子;当然,他更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包括美国很多大学校长的故事,比如加州大学克拉克校长的事迹,或加州理工大学的故事,因为李开复总是在想如何能让中国的大学办的更好。

李开复最喜欢的诗是Robert. Frost(弗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未选之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喜欢一样东西不需要理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随着岁月而改变。

但有些东西,也许注定亘古不变。正如李开复选择的路:帮助学生,帮助教育,出书,继续父命。

作者:小个子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世界知名日企 在京招聘 [ 中国区总裁秘书 高级 ],需已婚已育女性,英日... 海归职场 2011-3-11 周五, 11:38
[转帖]前戴尔中国区总裁麦加盟联想 出任亚太区总裁 大批戴尔高管跳槽联想 海归论坛 2006-8-21 周一, 19:23
[转贴] EMC大中国区总裁陆纯初昨日正式离职 海归论坛 2006-5-09 周二, 16:18
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前美国康柏电脑公司大中国区总裁现任厦门翔鹭集团总... 海归论坛 2003-8-13 周三, 15:15
Google大中国区招聘资深产品经理 海归职场 2008-7-30 周三, 17:25
行为艺术家李开复在Google中国的幸福生活 海归论坛 2006-8-17 周四, 11:12
李开复即将离职google中国 (转贴) 海归论坛 2006-6-13 周二, 22:25
[转帖]“行为艺术家”李开复在Google中国的幸福生活 海归论坛 2006-4-14 周五, 22:2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小个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