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十五年风云人物录 (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十五年风云人物录 (转贴)   
安普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勋

头衔: 海归元勋
声望: 大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26038
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海归分: 4196257





文章标题: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十五年风云人物录 (转贴) (2230 reads)      时间: 2006-5-21 周日, 10:59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中国股市十五年风云人物录


一部十五年证券史 几人真是经纶手

一部十五年证券史,就是各种利益各种思潮互相博弈的演义

  时代人物周报  特约撰稿 君臣

  以市场视角来看五位主席在推动证券市场制度演进上做了些什么,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标准。

  管市场VS管指数

  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10月12日成立,论时机,确实有点像火山进入活动期,赶紧把他们搁上去的意思。

  费思量的是,当时的证券市场问题多多,刘鸿儒这个学者型的资深银行家和高阶官员为什么偏偏把股票价格的涨跌特意拎出来表述证监会的使命?

  进入政府官员特有的语境,才能了解揣摩其思维和行为逻辑。这就不能不提到三个关键词汇——稳定、发展、改革。三者之间的侧重点随形势不同而变化。有一段时间,是“稳定压倒一切”,1992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讲发展,就要讲深化改革。但在逻辑上,稳定的局面则是发展和改革的必要环境。

  在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改革是启动较晚的部门,资金高度集中在国有银行。考虑到这一背景,刘鸿儒所谓不能让股票价格猛涨,也不能猛跌,更不能不涨不跌,就容易理解了。股票猛涨,各路资金争相入市,大量的资金不是来自个人投资者,他们没那么多钱,只有各类企业才能带来大量的资金,这些钱则大量地来自银行。银行自己也通过旗下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入市。这样,股市的风险将积聚在银行系统,一旦到达临界点,股市泡沫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反之,如果股票猛跌,“股民”损失太大,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必然成为中国证监会这个中国证券业最高行业主管部门首长最费心思的事。

  如此,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发达证券市场被认为是有违自由市场精神的行政干预,却在中国证券市场管理者手上,如此频繁地被使用。在实际操作中,新股发行频率是快一些还是慢一些,新股上市时间怎样安排,都得考虑当时二级市场的脸色是不是好看。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证监会充当好好监管的角色,当好“守夜人”,确乎有点强人所难。尽管“管指数”会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发育,但在当时的经济体制状况下,或许是较优的选择。证监会的角色好比一座活火山的救火队,普通的火好救,火山的火怎么救?证券市场的涨跌完全不是一个政府机构就能控制住的。这个尴尬的角色一直延续下来。

  这个中国证券市场的“传统”似乎也变成了市场中人的一种潜意识。每到证券市场活跃的时候,人们希望忽略证监会的存在,好抓住行情赚钱;而市场一旦陷入低迷,人们则普遍地希望证监会及时站出来救市。

  在这个问题上,第三任主席周正庆和第四任主席周小川的思路有一定差异。周小川上任后曾经讲过,证监会在新形势下要调整职能,不能将调控指数作为工作目标和工作方针。而现任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周正庆仍坚持认为,要精心呵护市场,并提出了设立平准基金的政策思路。

  股民显然爱听后面这句。


  办成事VS办好事

  前几年,经济学界和证券界有相当多的人对证券市场的各种问题提出批评。对此,前证监会副主席、中国证券市场早期积极的推动者和设计者之一高西庆有一句回应:在当时,不是考虑证券市场“应该是什么”,而是“怎样才能通过”。这句话不能为管理层的某些失措免责,但是一句非常实在的话。

  在早期,证券市场能建起来,能维持住,已经是莫大的成绩。后来一些市场发展的举措也是如此。一些市场创新的东西以成熟发达市场的眼光看,可能是个四不像,可是在转轨时期的中国,在行政力量大于市场力量的时候,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办成。“先发展,再规范”,是证监会主席们常说的一句话。

  这实际上是个改革取向和路径选择的两难困境,是中国改革者们时常和必须面对的现实。

  顺应国情VS国际接轨

  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早期的设计者对证券市场“应该”是个什么东西,心里基本是有数的。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召开证券市场座谈会,会后起草《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会议的主持者和文件的起草人员中,就有刘鸿儒、周小川、高西庆、李青原等后来证监会的高级官员。当时的设想者们就提出,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内,证券市场的融资职能、方式、组织结构、手段、运作程序、法律构架等并无不同,应当有系统地引进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技术。

  2000年前后,有了一个简洁的新说法——国际惯例。

  持这一取向并在以后积极推进的人,被统称为“海归派”。持不同意见的人被称为“本土派”,他们强调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的办法。在具体操作中,前者更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对因为时机、环境而采用的变通性路径在实践中加以逐步修正,使之更符合国际资本市场通行的规则,提高市场的效率。后者多强调改革早期的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并将之强化。事实上,刘鸿儒、周道炯等并非“海归”,但他们发表的言论却时时强调市场机制,强调尊重市场规律。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已因行政权力过大受到批评。不少学者说,现有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有人甚至说,证监部门已经演变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周小川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除了要求证监会不调控指数之外,他还认为应该改变审批职能过多的局面,当好监管者,不以行业主管部门自居,注重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周小川不但将发行上市的审批制改革为核准制,还考虑将核准权还给交易所。为此,证监会发审部门的人员有的已下到交易所工作。

  周小川还说过,今后要更多依靠市场来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凡市场能够决定的都要由市场决定,市场不能起作用的,要尽快创造条件让市场起作用。他在任内,超常规地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市场主体的力量越强大,市场的力量就能起更大的作用。

  他的做法有人不高兴。自我削权,有人不高兴;不调控指数,有人不高兴。当他卸任之后,有的证券媒体发表题为《别了,海归派》的文章,欢欣鼓舞。

  现在,经历了中国经济一个完整的景气循环之后,经历了证券市场完整的牛熊交替之后,管理层也好,投资者也好,已经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出,什么样的市场是更有效的,更能减轻风险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证券市场进一步市场化的取向已成为最高决策,路径的选择上也少了因观念冲突带来的无奈。尚福林的工作似乎可以比前任轻松一些了。


  证监会主席的“灾星”

  他们威名赫赫或默默无闻,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令当时的证监会主席焦头烂额。也给市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管金生:原万国证券公司总裁,中国证券界的元老级人物,“327国债期货事件”的罪魁祸首。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的空方将成大败之局;空方主帅——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紧急调动上亿银行资金,在收盘的最后8分钟抛出1056万口的“327”卖单砸盘,相当于“327”国债发行量的3倍多,“327”由暴涨3元瞬间直线下跌0.71元。多方崩溃。

  当日,上交所被迫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并组织协议平仓。这一事件导致了包括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在内的多位官员下台。

  时任主席:刘鸿儒


  马玉和:琼民源董事长。1997年初琼民源造假案东窗事发,被中国证监会勒令重新申报财务报表。马玉和一面申请股票停牌,一面鼓动股民闹事。甚至派车拉着股民冲击证监会,威胁监管人员人身安全。后被逮捕判刑,琼民源在一年以后改组为“中关村”。

  时任主席:周道炯


  吕梁:著名庄家,中科系的操盘手。他不但违规操纵市场,还在事后约见记者大爆内幕,吹嘘自己的做庄手法。2000年底中科创业崩盘后一度被监控,后逃脱下落不明。

  时任主席:周小川


  王小石:原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2004年11月,王小石被检察机关带走。他的出现暴露了股市发行中的腐败链条,使公众对证监会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谁来监管证监会”的质疑声,加快了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进程。

  时任主席:尚福林


  中国股市4大名旦

  史美伦

  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第一位由海外聘请的副部级官员

  事迹 铁面监管引进国外成熟市场经验


  李青原

  资深海归 中国证券市场创立推动者 中国证监会原规划委主任

  事迹 率先提出并成功推动股权分置改革


  袁淑琴

  瑞银中国证券部主管

  事迹 投下QFII第一单外国投资者从此成为中国股市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事迹 通过独立研究,揭露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


  中国股市4大名嘴


  吴敬链

  经济学家

  发明专利 赌场论

  名言 中国股市像个赌场,有时还不如赌场

  发言时间 2001年

  后果 激起市场震荡和一场空前的大论战

  褒贬 中国股市的良心/搞垮股市的罪魁祸首


  厉以宁

  经济学家

  发明专利 爱护论

  名言 要像爱护婴儿那样爱护股市

  发言时间 2001年

  后果 为市场壮胆,令论战更加激烈和深入

  褒贬 为民代言/以言谋私


  萧灼基

  经济学家

  发明专利 国情论

  名言 股市会在三年内上三千点

  发言时间 2002年

  后果 事与愿违

  褒贬 用心良苦/脱离现实


  许小年

  原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

  发明专利 千点论 推倒重来论

  名言 当指数跌到1000点,再塑一个健康、完美的市场

  发言时间 2001年

  后果 不幸言中

  褒贬 实事求是/与国外势力勾结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房地产系列:潘石屹美国哈佛大学讲坛演讲实录(转贴) 美国房地产 2005-5-08 周日, 18:10
逗你玩系列:冯小刚电影经典台词全记录(转贴) 海归茶馆 2005-5-10 周二, 07:10
没事找事系列:2004年中文论坛不完全回忆录(转贴) 海归论坛 2004-12-07 周二, 06:03
美国股市系列:Facebook与高盛的交易引起SEC关注(转帖) 海归商务 2011-1-06 周四, 08:05
中国股市系列: 中国IPO重演科技泡沫老戏? (转帖) 海归主坛 2007-10-15 周一, 17:53
美国股市系列:21世纪经济报道:薛村禾“内幕交易”全记录(转帖) 海归主坛 2007-9-10 周一, 00:37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平均两天倒一高管(转贴) 海归论坛 2005-2-10 周四, 14:27
中国股市系列:恶东:股市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转贴) 海归论坛 2005-1-04 周二, 04:3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普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什么是QQ号码? MSN
  • 中国股市系列:中国股市十五年风云人物录 (转贴) -- 安普若 - (4085 Byte) 2006-5-21 周日, 10:59 (2230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