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读书笔记 - 老外的中国生意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读书笔记 - 老外的中国生意经   
lenh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校

头衔: 海归中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5/10/31
文章: 337

海归分: 49863





文章标题: [转帖]读书笔记 - 老外的中国生意经 (1879 reads)      时间: 2006-5-30 周二, 13:08   

作者:lenh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读书笔记 - 老外的中国生意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这本书,觉得挺不错得。于是
就同主题搜索,找了一些类似的书来看。了解中国,看看老外是怎么想的,赫赫。以下是
这些书的简要介绍。

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the great shift of wealth and power to the East
/by Clyde witz.

作者Clyde witz是里根政府的商务部顾问,在职期间主要研究亚洲政策。在这本书里,他
给我们讲述了美国没落和全球财富东移的大趋势,在印度,中国和俄国将有三十亿新兴资
本家加入全球经济市场。

这本书一些比较有趣的观点是:

1. 中国由于大量廉价劳动力,将在很长时间内会是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中
心(off-shoring) 。沃尔玛如果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话,他与中国的贸易额在全球排名第八

2. 印度由于语言优势,越来越成为全球的服务业和软件业中心(
outsouring) 。印度的Bangalore一到晚上六七点,街上热闹无比,因为做软件的刚要下
班,而给美国公司做客户服务的刚要上班。
3. 美国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高科技就业机会将越来越越少。美国的下一代
将找不到entry level jobs,因为这些就业机会都在亚洲。书中作者的儿子向作者推荐投
资一家铲雪公司,因为 "Dad, don't you get it? They can't move the snow to India
." 铲雪成了美国最稳定的工作。
4. 美国的贸易逆差将不断扩大,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受到挑战。取而代
之的将是亚元(亚洲经济共同体的流通货币)。

推荐指数:*****

One billion customers : lesson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by James McGregor

这本书的名字和前一本挺象的,不过一字之差就可以看出区别来:前一本书的作者有点忧
国忧民,有点在喊狼来了的味道。而后一本书的作者则完全是站在一个商人的立场上来谈
怎样在中国与狼共舞,与虎谋皮。在中国法制还没健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从中
国的one billion customers那里分一杯羹来。

James McGregor是华尔街时报(WSJ)在中国的首任分区总裁,在中国呆了二十几年,是个
真正的中国通,了解许多中国商场和官场的内幕。他写的这本书号称是外国人在中国经商
的圣经。在这本书里,他主要以一些实例来解释商场和官场现状。一些比较有趣的例子包
括:
1. 摩根斯坦利当年看准了中国市场,想在中国寻求合作。Jack Wadsworth
找到了时任建行行长的王歧山,两人组建了中国唯一的一家投行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 。Wadsworth本想把CICC搞成摩根斯坦利在中国的分部,而
CICC的人事主管却是中方人员。在用人和管理上,双方摩擦越来越多。中国电信在海外上
市时,CICC绕过了摩根斯坦利,找了黄金男人和性(Goldman Sex) 做搭档。从那以后摩根
斯坦利几乎放弃了CICC的管理权,转为投资方。如果说摩根斯坦利是CICC的原配的话,那
么黄金男人和性就像CICC的二奶,从那以后一次又一次的和CICC合作,从CICC那里捞足了
钱。
2. 一个叫Peter Yip (Wharton alumni) 的人说服新华社建立一家公司叫
China Internet Corporation来监控网络信息,包括经济和政治信息。不过当时网络发展
太快,CIC已经无法控制网络信息的流通。于是新华社又制定了一些别的政策来垄断经济
信息。经济信息是个很暴利的行业,华尔街时报和路透社联手通过政府的压力,经过几年
的谈判才打破了新华社的垄断。Peter Yip后来买了个网站名China.com,重新包装一下拿
到海外上市,融资了将近七亿五千万美元。
3. 默多克和邓文迪一拍即和,闪电结婚,一起开创中国市场。默多克找到
了中国的搭档刘长乐,一起创办凤凰卫视。中国从一开始监视默多克的一举一动,到后来
奉他为传媒业的教父,并把默多克请到中央党校去讲课。
4. 美国是一个以guilt为基础的社会,而中国是一个以shame为基础的社会
。所以中国人只要做事不被人知道,不在别人面前丢脸,是不会觉得于心不安的。

其它一些故事包括赖昌星案,麦道在中国的失败,UT斯达康的发家史,潘石屹的SOHU,宗
庆后的娃哈哈,以及一个台湾叛逃大陆的军官Justin Lin如何创办中国第一国际MBA(北大
国际MBA,BiMBA) 等。有些故事虽然比较熟悉,不过换个人来讲,也挺好玩的。

推荐指数:*****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y Thomas L.
Friedman

这本书是图书馆管理员给我推荐的。查了一下,原来是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几位
的,比尔盖兹曾在不同场合推荐过这本书。而且这书也在图书馆被借次数排行榜里高居不
下,我借了几个月才借到手。

作者Thomas Friedman是纽约时报外国事务的专栏作家,他写这本书的时间和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差不多,而且观点也很相近。估计名字取得比较新颖一点,所
以书比较畅销。

不过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第三次全球化的概念。他说第一次全球化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第二次全球化是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而第三次全球化则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产业
的出现,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起跑线被拉平了,现在甚至是一
个个人也可以实现“全球化& rdquo; 了。其它的就是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地球为什么是
平的,比如说柏林墙的倒塌,Netscape的上市,印度的Outsourcing, 中国的Off-shoring
等等。

推荐指数:****

China Inc. /by Ted C. Fishman

如果说one billion customers讲述的都是大案件,大内幕的话,那么China Inc则更多的
着重于一个普通的中国企业家如果创业,又如何对西方经济产生影响的。中国现在是全球
最大的服装,袜子,家电,玩具生产商,而且正逐渐的转向汽车,计算机,通信,航天等
产业。

作者Ted C. Fishman和James McGregor一样是个记者兼商人,在中国居住多年,对中国比
较了解。所用得例子大多是第一手资料,比较实在。

推荐指数:****

Made in China : what western managers can learn from trailblazing Chinese
entrepreneurs /by Donald Sull and Yong Wang.

Sull是伦敦商学院的教授。他这本书的写法和one billion customers类似,都是通过一
些实际案例来解说中国市场经济现状的。不过他用得都是二手资料,很多素材都是他的中
国学生帮他收集的,而且用的故事不少也和one billion customers重复,比如说娃哈哈
,斯达康等等。所以可读性就打了不少折扣。

推荐指数:***

The Chinese century: the rising Chinese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your job /by Oded Shenkar

和Donald Sull一样,Oded Shenkar也是个商学院教授。不过这本书的学究气就更重了,
用了大量的图表,好像是给MBA学生上课一样。资料明显都是二手的,作者大概都没去过
几次中国。不过主题都是一样的:the rising of China and the declining of US. 我
就很快的把书给翻过一遍,没细读。

推荐指数:**

另外还有两本还没看不过却想看的书是:

Losing the new China: a story of American commerce, desire, and betrayal /by
Ethan Gutmann

好像说的美国企业(Cisco, Sun, Motorola, Yahoo, etc)在中国丧失民族气节,为了赚钱
,和中国政府同流合污,一起监控网络言论自由之类的。这本书是anti-china的,轮子们
很喜欢。

Guanxi (The Art of Relationships): Microsoft, China, and Bill Gates's Plan to
Win the Road Ahead /by Robert Buderi and Gregory T. Huang

作者:lenh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分享]读书笔记:我长大了为人民服务-------黄老邪 海归茶馆 2009-3-22 周日, 15:24
老瓦写读书笔记, 生活风情 2012-8-30 周四, 02:41
【读书笔记】【拾遗】曾国藩语录(转帖) 春秋茶馆 2011-3-28 周一, 09:05
【老中读书笔记】 白领丽人2.0 海归酒吧 2009-3-19 周四, 01:14
[转帖次债危机--索大厮《金融炼金术》读书笔记 海归主坛 2007-8-28 周二, 12:05
读书笔记:演讲的艺术与技巧 海归主坛 2009-3-06 周五, 10:14
别人的读书笔记:《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观后感 海归茶馆 2008-4-16 周三, 08:36
读书笔记 海归茶馆 2007-4-13 周五, 06:5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lenh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