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同老父侃大山,提到曾在梁寒操,鲁宗敬手下做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同老父侃大山,提到曾在梁寒操,鲁宗敬手下做事。。。   
ceo/cfo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院士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11/05
文章: 12941

海归分: 491633





文章标题: 同老父侃大山,提到曾在梁寒操,鲁宗敬手下做事。。。 (1548 reads)      时间: 2008-2-20 周三, 08:00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名人名事篇——政坛才子梁寒操
2007年11月15日 10:13 作者:陈笑音 ZT
--------------------------------------------------------------------------------

梁寒操的故乡在广东省高要市新桥镇道悦村。1898年6月12日,梁寒操出生于高要邻县三水县西南镇。梁寒操,名翰藻,号君默(时用均默)。“寒操”是他从政后用的名字。他的祖父梁士清,父亲梁玉简都在西南镇行医。梁玉简先后娶过两个妻子。梁寒操的生母姓何名瑞。何瑞生了两男两女,姐逢仙(早死),妹采频,弟翰华,梁寒操排行第二。

梁寒操的祖父临终时叮嘱梁玉简要“好好教子读书”。后来,梁玉简对梁寒操自幼就严加管教。四岁时,父亲每日教他认字三、四个,到了六岁时已认识二、三千字了。梁寒操六岁开始读私塾,除了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五言诗》、《声律启蒙》之外,课余时还读《故事琼林》、《四书》、《左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孟子》等;到了七、八岁时,已经渐渐能用比较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创作一些联语小诗,颇获老师的赞许。两年以后,梁寒操转学到家庭附近的西南镇东甲小学。在东甲小学也只读了两年书,梁寒操父亲就和几个叔伯一起,筹钱自己开设了一个专馆,也所谓私塾。请邓振珊、陈秋舫做教席。梁寒操从九岁开始,每逢新年,都在西南镇武庙写春联摆买,不少文人学士称誉争买。

梁寒操向往海军小学,父亲带他到广州去报考。到广州海军小学报名处一查报名章程,梁寒操的条件不合,竟无法投考,只有回三水县去报考县城的高等小学了,梁寒操考试成绩为第一名。三水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吴朝亮先生突然翻脸,不准他报名。吴校长认为三水人自己办的学校,竟给不是三水籍的孩子考取了第一名,所以无论如何不准梁寒操入学读书。

梁玉简立刻带梁寒操回到高要县,去投考高要县立的高等小学,但县立高等小学正式考试的日子还要在十天以后,肇庆中学堂倒是在两天以后就举行考试。于是父亲替梁寒操向肇庆中学堂报名,竟以考试成绩第三名入选,那时梁寒操十三岁。

梁寒操在肇庆中学堂,差不多每个月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样经过了半年的时间,监督官把梁寒操的月考成绩呈报到提学使那里。当时提学使是河南省的秦树勋先生。提学使认为,梁寒操没有进过高等小学,不能马上读高中,至少也要先降到中学预科班读两年,才能有资格读中学。那年,正是辛亥革命第一年,梁寒操迫不得已,正准备降到预科去读。不料,九月革命军武汉起义,各地学校纷纷放假让学生回家。到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先后复课。这时,梁寒操降到预科的案子自然不再有效了。

梁寒操在课余时间喜欢阅读同盟会员出版的《黄帝魂》、《革命军》、《民报》等刊物,从而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梁寒操对中国古今人物仰慕,于古人,他仰慕孔子为大成至圣;于今人,他敬佩孙中山为革命英雄。他在肇庆中学读书,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毕业考试全班第一,梁寒操遂被称为“高要才子”。



梁寒操中学毕业后,去江门明德高等小学当教员。1916年,广东革命军起义,讨伐龙济光,学校为避战乱而被迫停课。梁寒操接受校董陈永惠的邀请到香港暂避,寄寓于陈永惠主持的设于德辅道之德日新洋服店。而此店实为中华革命党的交通部,即当时各地国民党党员赴香港的秘密联系机关。梁寒操置身其中,有机会认识很多革命党前辈,像朱执信、叶夏声、孙振兴、李实祥等。

1918年春,梁寒操考入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中山大学前身)读书。陈永惠赠送孙文学说《知难行易》一书阅读,这是他进行革命理论研究的开始。1923年,梁寒操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市东山区培正中学担任国文老师。这年冬天,在黄范一的介绍下,梁寒操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国父孙中山更加重视青年工作,每周必到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大礼堂作三民主义演讲,梁寒操每周必回“高师”亲聆恭听演讲。1924年夏天,梁寒操受命为广州市第四区党部第二分部常务委员;又受当时广州市市长兼广州市特别市党部主任孙科(孙中山的儿子)之命,随即出任广州市特别市党部青年部干事。以后,梁寒操成为孙科知己,两人经常一起筹谋党国大计。



梁寒操在广州市特别市党部筹办青年党员大会,参加者数百人。该会定期举行演讲大会,由国民党要员张继、汪精卫等担任主讲。梁寒操被推荐为大会记录员。汪精卫知道梁寒操做他的笔录员,即对梁寒操说:“讲稿须本人过目,才能公开发表。”汪精卫演讲,梁寒操有讲必录,并于大会后三个小时内,就能把所记录的长篇讲词送到汪精卫过目,汪精卫看了记录,书写流利,字体挺秀,词句练达,全篇成文可读,感到满意,便对梁寒操大加赞赏。汪精卫批示说:“君默所记,胜余所讲,诚也。”

1924年秋,梁寒操和崔通约在广州创办了《国是周刊》。他经常在《国是周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学习体会文章,引起了汪精卫的注意。梁寒操也奉教会之命派往美国学习,为节约旅费,自愿坐轮船三等舱位前往。美国移民局对入境三等舱旅客种种设难,未能登上美国。梁寒操愤然返上海,在上海沪江大学学习。1925年3月,在广州东山公园举行的一次规模盛大的追悼孙中山的大会上,梁寒操为追悼会亲撰挽联:“时势造英雄乎?英雄亦造时势;国人负夫子耳!夫子不负国人。”挽联悬挂于大会场中。一副对偶文句,高度概括了孙中山的伟大气概和为国兴邦的崇高思想,挽联传诵广州城内外,“梁寒操”的名字也一时传遍了广州市。

1925年6月底,梁寒操参加广州各界举行的追悼会,追悼在广州沙基惨案被英兵枪杀的华人。追悼会后,陈公博问梁君默说:“君默兄!认识‘寒操’其人否?”梁君默回答说:“我曾用此名。”陈公博从衣服中取出一封信,告诉君默说:“汪精卫先生自北京返来,组织国民政府,亲笔一函,叫我找一位在广州培正中学教书的、名叫梁寒操的人,想不到竟为君默也。”

此函乃邀请梁寒操从事政府秘书工作。于是,梁寒操接纳了汪精卫的邀请,担任国民政府秘书处工作,这是梁寒操从政的开始。“梁寒操”之名,亦于此时开始启用。汪精卫又推荐梁寒操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还兼任中央宣传员养成所、国民大学、广州法政学校、广东高等警官学校等大专学校的三民主义讲师。有一次,梁寒操应中央农工讲习所甘乃光、李朴生的邀请,前往演讲“三民主义之根本思想”。他对三民主义思想“是何”之解答,则谓在“革命”二字;对三民主义“为何”之解答,则谓在“人道”二字;对实践三民主义“当如何”之解答,则谓在“科学”二字,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革命是勇,人道是仁,科学是智。1926年,梁寒操编辑出版了《三民主义理论之探讨》、《总理学说之研究》两本书,均为单行本。梁寒操因而在国民党内,被人们称为“三民主义理论专家”。



汪精卫虽然坐上了国民党党、政、军的第一把交椅,但他的地位并不稳固。不久,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这是蒋介石打击汪精卫,向共产党进攻的表现。在无可奈何之下,1926年4月初,汪精卫以异地就医为名赴欧。汪精卫出国前,郑重地把梁寒操推荐给孙科。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梁寒操也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武汉的中央委员和政府委员于12月13日组成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临时联席会议负责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的日常工作,执行最高职权。孙科为交通部部长,梁寒操担任交通部秘书,后升任为国民党武汉中央党部秘书长,协助孙科做好各项党务工作。

蒋介石独揽党政军大权后,激起国民党左派和广大民众的义愤,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召集民众会议,反对蒋介石迁都南昌。国民党武汉中央党部秘书长梁寒操到工会、农会、大学、商会等单位演讲,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赞许孙科呼唤宁汉合作的团体主张。

1927年2月9日,国民党左派举行高级干部会议,推荐吴玉章、邓演达、徐谦、孙科、顾孟余5人组成“行动委员会”,作为同蒋介石斗争的领导机关。梁寒操被任命为“行动委员会”秘书长。梁寒操还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汪精卫回国复职”运动。8月5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第23次常务扩大会议,决定改组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指定梁寒操、曾集熙、李午云、刘叔模、李星亚等九位组成改组委员会,代表汉口特别市党部的职权,并推定梁寒操、李午云、刘叔模为常务委员,同时决定汉口市各级党部及所属群团组织即日起停止办公活动,听后改组。

蒋介石第一次被迫下野,汪精卫欣喜异常,但国民党内部敌对的双方似乎都斗得精疲力竭了,于是纷纷出国旅游散心,孙科、胡汉民到印度、中东、美洲游历去了。梁寒操亦在上海与孙文学会会员创办了《再造》旬刊,与国民党“改组派”陈公博、顾孟余、萧淑宇等进行理论斗争。1928年8月下旬,传来了胡汉民、孙科要回国的消息。10月8日,选出了南京政府委员名单,以及各院、部的组成人员名单。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其中胡汉民任立法院院长、孙科任铁道部部长,受孙科之命,梁寒操任铁道部秘书,不久升任为部内参事及总务司司长。

蒋介石在1931年3月软禁胡汉民于汤山,逼胡汉民辞去立法院院长职务,国民党内震动很大。5月3日,广东陈济棠、余汉谋,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等两广将领数十人联名通电,强烈要求释放胡汉民,并限令蒋介石在48小时内再次下野。孙科、梁寒操毅然南下,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立即在党内外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蒋运动。孙科南下后,成为粤方中坚人物。因此,孙科在两广政府中很有发言权。跟孙科有关的人物如梁寒操、陈策、陈庆云等数十人都进了广州国民政府工作。这时,胡汉民正派人转告孙科,在两广布置反蒋力量,叫孙科派人与汪精卫联系合作。于是孙科派梁寒操到香港与汪精卫联系。5月25日,汪精卫、孙科、唐绍仪、陈济棠、梁寒操等22人联名致电蒋介石,限期48小时内辞职。

宁粤两个中央,两个政府分庭抗礼。7月21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颁布讨蒋令。孙科把持了在粤国民党中央非常会议。梁寒操是非常会议机关秘书长。广州举行了讨伐蒋介石的誓师大会。蒋介石于1931年10月释放了胡汉民,并在10月22日亲自到上海,同胡汉民、孙科、梁寒操等会谈,确立和解方针。蒋介石再次施展“以退为进”的伎俩,决定在南京通电下野。

1931年12月22日,梁寒操参加了宁、粤、沪三方中央执、监委员在南京举行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三方推选出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为中央政治会议常务委员,梁寒操当选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会议决定中央政治会议不专设主席,设常委三人,轮流做主席,来限制蒋介石一人独裁。宁、粤、沪对峙局面乃告结束。非常会议机关因宁粤沪和议而取消,梁寒操随孙科往来于粤、港、沪、宁之间,孙科和梁寒操的关系更加密切,梁寒操成为“太子派”的中坚人物。



1931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梁寒操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2月22日,在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梁寒操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宁粤合流后,孙科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但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孙科被迫离开南京赴上海。梁寒操也随孙科返到上海。在上海,梁寒操、孙科、宋庆龄等国民党人不顾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对,支援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组织各界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捐献运动。梁寒操还在上海东亚酒家二楼,主办了轰动一时的“义卖书画展”活动。

孙科再度投靠蒋介石后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梁寒操应邀出任立法委员兼立法院秘书长。1935年11月12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梁寒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2月2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一中全会,梁寒操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务干事。1937年2月15日,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梁寒操、宋庆龄领衔,和何香凝、孙科、冯玉祥等13人联名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力促国民党转变立场,重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提案。

1937年11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时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立法院秘书长兼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长的梁寒操为欢迎中共代表团、促进国共合作,不怕风险,亲自出面四处联络,在自己家里举办了有国共双方、第三方面代表和中外记者参加的茶话会,梁寒操、张西曼、沈钧儒、等在茶话会上,第—次与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见面,为中共代表团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创造了条件。以后,周恩来、梁寒操两个人的交往更加频繁。



1938年底,汪精卫潜逃到越南河内,投敌叛国。国民党召开“中常会”,决定开除汪精卫党籍。汪精卫毕竟是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在西南地区很有势力,开除其党籍,必定引来西南将士的猜疑和不满,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新的战争。蒋介石特派梁寒操急赴桂粤赣安抚西南将士。梁寒操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蒋介石的嘉奖。经得孙科同意,梁寒操被蒋介石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政治部中将主任,仍遥领立法院秘书长。桂林行营主任是白崇禧,白崇禧和梁寒操本来就很熟识,行营和政治部之间无问题。政治部本身的问题是:行营政治部所属的三、四、九战区政治部原来直属总政治部。行营政治部成立后,多了一个层次,问题还是要总政治部解决,行营政治部是叠床架屋的机构,成天是烦琐的公文转发。其次,副主任鲁宗敬是黄埔出身的,梁寒操未去任职之前,鲁宗敬以副职代正主任,一切全权支配。

梁寒操去桂林任职后,鲁宗敬不能随心所欲,有所不甘,欺梁寒操是文人,对军队政治工作是门外汉,多方牵制。各部门主管,又是鲁宗敬的心腹、军校出身占大半,彼此界线分明,只听鲁宗敬一人的指挥。鲁宗敬甚至跋扈到把梁寒操批的公事压着不办。后来,梁寒操去重庆时和军委总政治部部长陈诚谈及,陈诚才把鲁宗敬调为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换来的是徐会之,也是黄埔出身。作风较鲁稍好,派别之见仍很深。1940年初春,桂林行营改组为行辕,梁寒操辞去桂林行营政治部中将主任职务,结束了一年多的从戎生涯。孙科即邀请梁寒操回立法院任秘书长。梁寒操在重庆北碚买了房子,动极思静了。

是年秋,梁寒操晋升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梁寒操分工负责领导第三厅(宣传)的工作。第一、二、四厅和办公厅归另一副部长王东原领导。王东原看见梁寒操很客气,索性一手抓了四个厅,有点“大权在揽”的意思。梁寒操在政治部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王东原的“威信”远驾于梁寒操之上。梁寒操很少去政治部办公,公事经常叫胡彦云找副官送来送去。那时,梁寒操开始与蒋介石有了直接联系。蒋介石的“官邸”每周一次会议,梁寒操都参加。到总政之后,梁寒操和孙科的关系逐渐疏淡,彼此之间来往也少,梁寒操开始接近陈诚了。



1942年春,日军侵入缅甸,中国派出远征军支援,蒋介石急派美国史迪威赴缅甸指挥中国军队作战,任命罗卓英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率军入缅,任命梁寒操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梁寒操命令胡彦云进行筹组远征军政治部工作,领到了印信和一部分经费,派蒋默掀为远征军政治部主任秘书,陈行健为上校秘书,梁贯吾先行飞到昆明布置。大家整装待发。1942年3月7日,日寇攻占仰光,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战后,想不到英国军队贪生怕死,置中国军队于死地不顾,竟自动放弃阵地逃回印度,致使中国军队处处受敌,罗卓英率领残部逃入印度。中国远征军政治部胎死腹中,未及宣告筹组成立,即行解体。

1942年8月,蒋介石派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梁寒操作新疆之行,以劝服盛世才归属国民党中央,共同御侮。盛世才为了打击梁寒操,炮制了一个“红色案”,诬控梁寒操到新疆后与苏联驻新疆外交人员串通,准备发动政变,给梁寒操及国民党派来新疆的军、政干部戴上了“红帽子”,以保持他“新疆王”的地位。梁寒操没有被盛世才的诬陷所吓倒,反而对他的罪恶进行了不断斗争,识破盛世才伪装进步的嘴脸。梁寒操对盛世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一整套三民主义理论直言规劝,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盛世才还政国民党中央。临别时,盛世才恭敬地向孙中山遗像鞠躬,然后客气地拉住梁寒操的手,再次阐明接受国民党中央政府管辖的观点。

1943年元月16日,新疆省党部正式成立,蒋介石再派梁寒操率领官员去新疆监誓,这是国民党中央统治权扩张到新疆的一个象征。随后,梁寒操对军队和人民宣扬三民主义。梁寒操在迪化(乌鲁木齐)举行了第一次国父纪念周,给边民们演讲三民主义的真谛,边民们称之为三民主义牧师。

在这期间,梁寒操把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写成一些观感文章和诗词,其中一首《驴德颂》更是名噪佳作:

“木讷无言貌肃庄,一生服务为人忙。只知尽责无轻重,最耻言酬计短长。绝意人怜情耿介。献身世用志坚强。不尤不怨行吾素,力竭何妨死道旁。”



1943年国民党任命梁寒操为中央宣传部部长。1944年10月11日,蒋介石召开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三青团副书记长胡庶华等,当场报名从军,以响应蒋介石的号召。梁寒操对在场的人说:“国父孙中山教人立大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我梁某报名从军,志愿做一名三民主义之军中牧师。”

中宣部是国民党中央最难干的一个部门。抗战八年,大概换了五个部长。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最困难的是每周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记者提出的问题,答复不着边际,记者不满意;答复错了,记者写了新闻,又要挨蒋介石的骂。后来,每次招待会,梁寒操就大讲其老一套的三民主义,时间一长,就宣布散会,这样,外国记者就更加恼火。梁寒操在焦头烂额,苦不胜言之余,只好辞职不干了。蒋介石立即召见梁寒操,要他担任《三民主义丛书》编撰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三民主义”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

梁寒操被推荐为黔桂慰劳团团长,屡赴黔桂前线战区,代表国民政府宣慰将士,发表演说激励士气,发动军民积极抗日。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5月5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梁寒操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兼任为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

1945年9月初,新疆伊宁地区的革命风暴再次高潮,蒋介石派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梁寒操以及张治中将军到新疆谈判。这次谈判稳定了新疆大局,国民政府宣布改组新疆省政府。

1946年3月16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六届二中全会,改选“中常委”,梁寒操仍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是年初秋,阔别家乡23年的梁寒操,回乡拜祭后母陆太夫人之墓。拜祭后母之后,梁寒操返到肇庆,在七星岩休息时,主人们请梁寒操挥毫。梁寒操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立即抒怀七绝,挥笔写道:“依然深秀星岩树,一样逍遥北岭云。屈指暌违廿三载,如今重见更相亲。”1947年9月13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改选“中常委”,梁寒操再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国民党中央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



1947年秋,梁寒操和夫人黎剑虹离开南京到台湾任台南出版的《中华日报》社社长。1949年7月,梁寒操和夫人黎剑虹从台湾回到广州开会。那时大陆已接近全部解放,国民党高级官员大半都到了广州,梁寒操夫人带儿女先赴香港,直到解放前夕,梁寒操才离开广州赴香港,在新亚书院和培正中学教书。

1954年5月,梁寒操奉蒋介石之召返台湾,担任中国台湾广播公司董事长,在策划主持中国台湾广播公司发展的同时,并兼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美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广东文献》季刊主编、革命实践研究院国父遗教讲师等职。1972年,台湾国民政府为了表彰梁寒操一生以宣传真理和服务社会为职志,给梁寒操颁发了“实践奖章”,准其从“中广”公司董事长职位上退休,改任台湾广播公司和台湾电视公司常务董事。1975年1月初,梁寒操被任命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中广”公司定于在1975年2月26日下午3点,召开董监会会议。梁寒操回到公司才2点半,在会议室门外的签名桌上,签上了他的名字,因见时间还早,随即回到办公室,替一位叫“丽琳”女士,挥笔写下“溪声入耳犹闻乐,山翠娱魂胜读诗”的书法。落款之后,由服务员盖上图章。这时,梁寒操突然脸色大变,伏案不起,含含糊糊地叫了两声“毛巾、开水”。服务员赶快找来医务室的值班医师,给梁寒操注射强心针,但已无济于事,梁寒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前后不超过10分钟。后被送到台湾三军医院,由院方正式宣布是心脏病突发急性心肌梗塞而死。死亡时间是当天下午2时45分,终年77岁。

梁寒操病故后极具哀荣,蒋介石特颁“荩绩清操”、严家淦特颁“勋猷长昭”两题额给他。何应钦为其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3月14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殡仪馆举行大殓公祭,当时行政院院长蒋经国亲到灵堂礼祭。梁寒操葬于台北金山乡的富贵山墓园里。

梁寒操妻子黎剑虹,系出名门,是南京金陵大学高才生,抗战前后,历任宁渝妇运工作及育幼院长,并在香港创办霓虹出版社。长子伏龙,次女凤雏,三女上元都成长自立,梁寒操心感安慰。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乡议局主席为香港求得一支中签,签号三十六,签文曰﹕问君曾见旧时无,一... 海归茶馆 2007-2-21 周三, 09:11
【特真诚的跟九哥说几句】您老这出,真的有点玩儿过了,别帮老狼帮成倒忙。差不... 海归酒吧 2008-10-11 周六, 11:04
【特真诚的跟九哥说几句】您老这出,真的有点玩儿过了,别帮老狼帮成倒忙。差不... 海归主坛 2008-10-11 周六, 10:53
长老刚从华山下来,发几幅清新好图给大家提提神。NND为口锅子吵得脑仁儿疼。 海归茶馆 2007-7-02 周一, 19:11
咏春拳高手叶文当年如果不去香港而留在老家佛山,那段在息烽做军统的反革命历史, 生活风情 2013-7-24 周三, 02:23
英国亿万富一代老默今天提交离婚书,向小邓说拜拜了。不是8挂,嘻嘻 海归酒吧 2013-6-14 周五, 02:08
关于蓝山所说三十二个老婆会累死,特考证中华古典文献 【少儿少女不宜】 海归茶馆 2013-4-01 周一, 12:05
提议方舟子入政治局,反应会很有喜感,若老方列席长老会,老方一入场,左手似空... 海归商务 2012-7-29 周日, 10:28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eo/cfo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