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揚(香港)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20, 2014 06:00 AM | 1050 次 | 0 | 2 | |

「末人」(The Last Man),西方學界在討論「現代性危機」時的一個主題。在將現代人與前現代人進行比較時,哲學家們發現「現代性」對人類在人性和人格方面的一次集體改造。若將前一種人類稱為「初人」(The First Man),現代社會中人就是「末人」。

從世界範圍看,中國的「現代性浪潮」很晚才發生,在最近幾十年歷史裡,即可發現從前現代到現代的演變軌跡。又由於「文革」十年緊接著「改開」30年,正好提供了從「初人」到「末人」演變過程的一個濃縮版。

「初人」和「末人」主要差別何在?羅素講過一個故事:一位人類學博士問居住在印地安保留地裡的克勞人:你願意過現在這樣的平穩生活,還是願意過以前的危險生活?克勞人回答說:想要以前那樣的危險,因為那種生活裡有光榮。克勞人不是哲學家,但他的回答一語中的。

很多人已經忘記過去是什麼樣子了。在物慾橫流、私利至上的時代之前,是什麼時代?那時的人最珍視什麼?不圖錢且輕視金錢,不算賬且鄙視斤斤計較之人,他們天天想什麼、忙什麼?

在人類文明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每個人都是克勞人,是一種將「光榮」視為高於一切的動物。為了光榮、聲譽、名望,人可以犧牲一切,不要說金錢,就是賠上性命也心甘情願。這種人格類型的人,就是「初人」。

當代人一致認為,人類通過不斷的努力奮鬥,才終於「開化」,擺脫了「自然狀態」,進入了現代。這一過程被稱為「現代化」,是「文明」和「進步」的同義語。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為了進入現代社會,人類實際上集體放棄了對光榮和聲望的追求,退而求其次,轉為追求物慾和私利,追求知識和理性。自此,「榮譽人」、「名望人」蛻變成「慾望人」、「經濟人」和「理性人」,「初人」變成了「末人」。

在黑格爾看來,為了純粹的榮譽和聲望——從生物學觀點看毫無價值的東西——而賠上性命,這一點正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也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本質所在。若失去這一點,人也就失去了否定自身動物本質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人之自由的基礎。所以,在嚴肅的哲學家心目中,「末人」不完整,也沒有自由,是自身物慾和私利的奴隸。當多數人都放棄了對光榮的追求,無恥地沉溺於物慾,這個社會就進入了「末人時代」。

中國人對此有著真切的體會,因為中國是剛剛進入現代化的「後發社會」,一切還都留在鮮活的記憶之中。至遲在80年代以前,中國社會還洋溢著一種變種的光榮文化,平民主義的光榮——牛B。以北京人和東北人最典型,凡事都要牛B,沒有牛B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毫無牛B之處的人不受尊敬。

然而,短短一代人的時間裡,絕大多數國民都完成了轉型,蛻變成了私利至上、物慾至上的「資本主義新人」。時至今日,中國社會已毫無抵抗的提前進入了「末人時代」,億萬個千人一面的「物慾人」、「私利人」橫空出世,帶著暴富者全部的自以為是和理所當然,滌蕩著所有的傳統,也震撼著整個世界。

所謂的「文明衝突」,早已不是「儒教文明」與其他文明的衝突,本質上已是「末人文明」對所有文明的強大衝擊。為什麼這一轉型能在中國大地上如此順暢地完成?不僅遠比西方社會更為迅速,而且更為徹底?

這就是「文革」緊接著「改開」這一歷時半個世紀連續的社會改造過程的結果。就像是流水線作業,「文革」十年先把傳統文化棟樑拆光,「改開」30年再全部換成資本主義文化支柱,兩者的「配合」可謂天衣無縫。對一個社會,發育文明、形成傳統至少要上千年,而摧毀和改造,三、五十年足夠了。

在國家方面,中國已是世界大國,第二大經濟體,地位非凡。但在社會方面,「末人文明」正腐蝕著所有方面,整個社會,正災難性地向下沉淪。

「人民共和國」蛻變成「末人共和國」,國還在人已非,這是中國最大的危險。(作者為香港中國力研究中心副主任)